愿地请我们去赚钱。”

    王景光两口子见他说起话来信心满满,尽管心存疑虑也只能选择无原则地相信眼前这个刚认下不久的干弟弟。

    从尚秀娟家出来时已是深夜,耿志扬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琢磨道:“没有电话就是不方便,还得费时费力地来回跑。等到挣了钱先给尚姐家装上部电话,省得为了个小事也得跑上一趟。”

    九十年代初安装固定电话需要先交两三千元的初装费,而且还得排队等候,每个月还要交几十元的月租,因此不是一般人家能够消费得起的。

    以王景光家的收入水平,即使给他们免费装上电话怕是也不舍得怎么用,毕竟仅仅一个市内电话也是要花好几毛的,打长途的话甚至会花上几块乃至十几块钱。

    王景光的省城之行异常顺利。因为是多年的老朋友,所以省化集团出面洽谈交流的几个领导对他还是比较信任的。双方在友好气氛中深入地交流一番后,最终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第二天下午返回安海市后,王景光立即将耿志扬再次叫到了家中,把会谈情况向他一一做了详细汇报。

    他最后说道:“省化集团硝酸分厂的单厂长让我们尽量把价格降一下,这样他也好跟上级领导申请实施这个项目。”

    耿志扬微微一笑道:“我们可以退一步降到一百二十万。不过这是咱们的底线,不能再降了。具体怎么谈你自己把握就行。”

    合同总额的多少关系到干完项目后王景光究竟能分到多少钱,因此他也不会愿意大幅度降价。

    “嗯,我心里有数了。”王景光又道:“志扬,我有个同学在临阳市的一个县级化肥厂。我跟他说了咱们这个浓缩塔改造技术后,他们厂也很感兴趣。你看……?”

    耿志扬略一琢磨道:“是不是索凤县化肥厂?”

    “咦?对啊!你怎么知道的?”王景光诧异道。

    耿志扬呵呵笑道:“整个临阳市就索凤县化肥厂有浓硝酸装置,我一猜不就知道了?”

    王景光释怀一笑道:“你真聪明,我就没往这方面想。”

    耿志扬道:“索凤县化肥厂只有两个浓缩塔。他们想用咱们技术的话必须两个塔一起改,要不然不接这个活。”

    县级化肥厂的财务状况远不如省化集团宽裕,因此在技改项目上常常会走一些大胆蹊跷的捷径,所以耿志扬不得不防。

    “你说得对!”王景光也明白他担心什么,小心询问道:“那他们厂我们怎么报价呢?”

    耿志扬思量了一会儿果断道:“两个塔一口价六十万。行就干,不行就算,别跟他们费太多功夫。”

    王景光也很清楚县化肥厂的人做起事来往往比较黏糊。一旦不小心被他们把技术诀窍给诓了去,绝对会马上跟你翻脸取消合作。

    “我明白了!”他点头道:“明天我就给同学打电话。细节上我会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