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叫李珦的侍御史,他虽然认罪,但他只是认自己的罪。

    他罗织罪行,肯定是李林甫指使,李瑄让杨慎矜对李珦严加审讯。

    御史台清除的差不多时,李瑄再来到监牢中。

    此时,御史台再无人能阻碍李瑄!

    即便还有一些是李林甫的人,但那些小官都不足道,只要侍御史,殿中侍御史肃清,李林甫就会在御史台失去权势。

    那边外放的监察御史,不过是无根之萍罢了。

    “王将军,太子已经承认派奴仆到太原,你过目一下吧……”

    李瑄将李亨签字画押的状纸交给王忠嗣。

    疑惑的王忠嗣,伸手接过这份状纸。

    他看到李亨派人是为他送梨花春酒,有些不信。

    但太子都这么说了,他又能怎么样呢?

    按照律法,只是这样不为罪责。

    但圣人的猜忌还在。

    圣人不可能只是想象梨花美酒,然案子可以结束。

    至于对太子、对王忠嗣的处罚,全靠李隆基决断。

    “李将军,我签字!”

    王忠嗣迟疑一翻后,承认他从未做过的事情。

    他能用反间计,离间草原,灭掉突厥汗国,自然是一個聪明的人。

    知道李瑄想要大事化小。

    一直拖下去,将牵连子女。

    “王将军会安全的!”

    李瑄说安慰王忠嗣后,带着佐吏离开。

    不论是接触王忠嗣,还是接触太子。李瑄皆是带着杨慎矜等佐吏。

    未与他们单独见面,这样能避免李隆基心中的疑虑。

    “大夫,听说右相昏倒在兴庆殿上,被人紧急送回府上,圣人还派御医为其诊治。”

    李瑄出监牢后,杨慎矜将自己得到的消息告诉李瑄。

    “只有这样右相才能下得了台,能博取圣人的同情。圣人宠信李林甫,他是有智慧的。但李林甫先后失去刑部、吏部、大理寺、御史台的权势,他的爪牙和党羽,不断地被绳之以法,他还有什么可失去的呢!看吧!过不了多久了。”

    李瑄微微点头,向杨慎矜说道。

    刑部、大理寺、御史台,是李林甫威慑天下地方官吏,铲除异己的武器。

    没有三司,李林甫在地方和朝堂上,威势会迅速地削减,政令不会再如之前一样有效。

    而吏部,作为选拔、考核官吏的部门,失去这些,李林甫无法培植大量党羽。

    李瑄还听说李隆基剥夺了李林甫推荐采访使的权力。

    这使李林甫堂堂右相,比开元年间任何一个中书令权势都小。

    纵使这一次李隆基不惩处李林甫,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情况不复存在。

    李瑄又吩咐杨慎矜,将审讯的结果告知刑部和大理寺。

    他前往兴庆宫……

    翌日,早朝。

    李林甫这厮竟然还能早朝,美名曰带病上朝。

    李林甫知道在这关键时刻,他不能逃避。

    哪怕是圣人要处置他,他也要在朝堂上虚心接受。

    李林甫经过一夜的考量,做好东山再起的准备。

    在这最为困难的时刻,李林甫倒是平静了。

    朝会一开始,李瑄就将王忠嗣案的经过,上奏李隆基。

    一直无法处理的案子,被李瑄短时间内告破。

    昨日,李隆基收到李亨的奏折。

    李亨在平日里唯一能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