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句一顿,每一个字都无比慎重。

    很明显,李瑄的目的不是“常平新军”,而是借常平新军为名,将常平新军打造成一支类似于后世“锦衣卫”的队伍。

    不同的是,当前廖峥嵘只负责搜集情报,将李瑄的事迹,传至乡里百姓、佃户、奴婢。

    让他们知道将来跟随豪强与李瑄对抗是死路一条。

    而顺应大势,则摆脱佃户的身份,重归良家,分得土地。

    常平新军现在只是一个概念,没有锦衣卫一样的执法权。

    哪怕被人抓到把柄也没事。

    李瑄可以向李隆基说明,他是在调查是否有官吏豪强勾结,准备收拾豪强。

    因为李瑄的目的确实是这样。

    而且李瑄一直屠戮豪强,也有这样的动机。

    如果他能按照计划,把持朝政,这支常平新军就会摇身一变,他们将为李瑄扫清豪强,立下大功。

    “属下……听从李帅的安排!”

    廖峥嵘仔细听李瑄讲述以后,觉得李瑄说得有道理。

    佃农们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被当牛马一样使唤。他们不知李瑄的威势。

    诗词歌赋之类,亦跟他们无缘,关键时刻,很可能被豪强忽悠。

    李帅设立常平新兵,以“收债”的名义,轻而易举踏入乡里,对李瑄的事迹进行宣传。

    豪强只能干瞪着眼,敢加害常平新兵就是谋反,直接把他们灭了。

    “这次河东之行,峥嵘应该有体会……”

    李瑄向廖峥嵘说道。

    他拜相以后,走一步要看两步。

    为将来谋划!

    明代的锦衣卫到后来虽然腐朽,滥用职权,排除异己,危害国家。但在开国之初,对朱元璋的统治有极大的帮助。

    李瑄肯定不需要明代那种锦衣卫,他要通过改革,建立一支为百姓保驾护航,在暗地里监察地方官吏的组织。

    有一定执法权利,但没有绝对的权力。

    “启禀李帅,河东兵马使李将军,请您回去的时候,路过太原,检阅兵马。”

    廖峥嵘下去的时候,一名来自太原的传令兵向李瑄禀告。

    由于李瑄是绕过太原来到朔方县的。

    所以李光弼请李瑄巡视河东回去的时候,从太原经过。

    朔方,在太原正北部。

    “我正有此意,告诉李将军,大概半个月左右,我就会前往太原。”

    ⊙ tt n⊙ c○

    李瑄向河东的传令兵说道。

    他现在好歹还是河东节度使,正好检阅一下天兵军。

    翌日,李瑄让朔方县丞代行朔方县事以后,带着亲卫和千牛卫到达马邑,然后南下唐林、秀容、阳曲等县。

    最终进入太原。

    太原毕竟是王忠嗣曾经坐镇的地方,是大唐的龙兴之地,李瑄监察刑狱、仓库、吏治,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三日后,李瑄在太原城外,观看天兵军阅兵。

    然后又与李光弼攀谈半日,离开太原,准备返回长安。

    所抓的豪强、官吏,以及抄家得到的金银珠宝,通过黄河转运至蒲津渡口,然后再由官道至长安城。

    在得知李瑄要离开河东后,河东豪强把紧绷的弦放下。

    李瑄给他们造成的压力太大,他们害怕李瑄强行捉拿他们,已经有鱼死网破的准备。

    好在他们沉住气,没有派死士去刺杀李瑄。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