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不下数十万亩,这是唐军粮饷来源的一大重点。

    屯田依照收成,解决安西军五成到七成的粮食。

    其他不够,皆和籴弥补军需。

    所谓和籴,就是用丝绸和钱财,向周边的国家换取粮食。

    大唐只会从长安和洛阳转运一些钱财和绢作为安西军的军饷,不可万里迢迢转运粮食。毕竟长安自己的粮食都还要靠洛阳转运。

    否则就没有开元年间频繁的“移都就食”。

    安西都护府第二财政来源,为羁縻州的税收。

    每个羁縻州,都是一个国家。就如龟兹国属于龟兹都督府,都督由龟兹王兼任。

    这些羁縻州需要向大唐缴纳赋税,并听从唐朝的征调出兵。

    由于国家还有养自己的军政,所以大唐对他们设置的赋税比较低,而且还是随产而征。

    但有一点,如果羁縻州军队随大唐出征,安西都护府会免去他们的赋税,甚至还会得到朝廷的赏赐。

    然安西军往往自负,不愿意带着龟兹、于阗等西域大国的兵马。

    第三来源是安西的汉人聚集区收税,但这些税收微乎其微,根本无法养装备精良的安西军。

    第四来源是商税,安西军镇守的地方,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商人往来频繁,商业发达,朝廷会允许驻军收商税来弥补军费不足。

    这些商税较轻,如果过重,会造成竭泽而渔的现象,得不偿失。

    第五来源是朝廷的衣赐和军饷,具体多少,需要向朝廷申请。

    同时也要看朝廷的转运能力。

    史书上说天宝年间安西每年仅仅要绢数百万匹。

    这绝对是记载错误。

    在长安,一匹绢,能换五十升米。

    更何况绢到西域,和长安就不是一个价了。

    两名精湛的织工,五天时间才能产一匹丝绸。

    上好的蜀锦,需要两人数月才能出一匹。

    如果平均每个士兵每年消耗百匹绢,那李隆基早把安西军剁了。

    况数百万匹绢需要的运力也难以想象。

    “封判官,你觉得等经略军和长城军到来后,安西能供应大军的粮食吗?”

    李瑄向封常清问道。

    他向李隆基承诺过,自给自足粮食。

    其他军饷和赏赐,由朝廷出,李瑄不要白不要。

    “只要有钱和籴,军屯展开,必然可以养活的。只有李帅向朝廷申请更多军费。”

    封常清向李瑄回答道。

    “安西都护府的度支大概如何?”

    李瑄只问安西。

    北庭军有北庭都护府养。

    “仅凭税收,无战事还好,一有战事,军资呈数倍增长。”封常清向李瑄回答道。

    “我明白了。”

    李瑄点头。

    他需要的不单单是当前消耗的军资,还有大量的财富。

    需要一定的来钱渠道。

    他又问封常清一些矿场、农田、牧场的分布。

    自汉代以来,龟兹附近就有丰富的铁矿和铜矿。

    甚至可以满足整个安西使用。

    汉人的工匠和铁匠进入龟兹,带来先进的冶炼技术。

    西域能制造陌刀,能制造大唐明光甲,代表龟兹有极为精湛的工匠。

    “我准备在龟兹城外,建立一个丝绸、茶叶、瓷器的集市。让一部分粟特人不用到长安,就能获得丝绸、茶叶,销往大食、拂菻。封判官选一个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