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叛军也会想方设法在狭窄的山道上阻拦。
“现薛愿正率军在南阳与叛军大将交战,还未得到具体消息。如果南阳已经沦陷,即便我大军迂回,也会于我们不利。”
安禄山叛军不断招兵买马,势力庞大。
一支数万人的骑兵翻山越岭从山南迂回,需要大量粮草辎重,一定难以准备。
李瑄更希望战局明朗后,再进行布局。
最好的结果就是薛愿、徐浩等人在南阳防守住武令珣、田承嗣的军队。
那样,李瑄就能派遣骑兵去支援。
否则城池都被叛军占领,没有粮路,那太危险了。
“回秦王,如果我们支持郭子仪、李光弼尽快占领河北诸郡,切断安禄山与范阳的联系,那着急的就不会是我们了。”
刘单向李瑄拱手,他建议用最稳妥的战术。
“郭子仪、李光弼出井陉以后,以常山为大本营,力求歼击,本王已亲自向他们下达军令。但我们要继续压迫叛军,否则中原大地百万百姓将无家可归。”
李瑄何尝不知这样最稳妥,但他比任何人都知道史思明、安禄山的难缠。
郭子仪、李光弼,如果不被干扰,他们麾下的五万士卒一定可以在河北胜利。
但要耗费许多时间。
他不能忍受叛乱继续在中原大地奸淫掳掠。
他知道南阳大战后,叛乱一队队分散去劫掠,走到哪,抢到哪,毫无军纪。
而且他是二十万大军,也有超过十五万匹战马。
每一顿饭,都会消耗一座大山。
他从安西运来的粮食,迟早会被吃空。他要尽快占领洛阳,获得洛阳的粮仓。
否则会将沉重的负担加在关中百姓身上。
“秦王,河东诸郡现在叛军的手中吗?”
李泌突然向李瑄询问道。
他与李瑄私下研究许多战术,他知道李瑄非常急着攻破潼关。
和当初李隆基急着出潼关不同,李瑄是想让中原百姓少受苦难。
李瑄对自己的军队有绝对的信心。
一旦进入野战,安西、北庭上万名神臂弩手和三千名陌刀军,对燕军的打击是致命的。
“本王已派人打探河东诸郡的消息,暂时不知潼关之战失败后,叛军有没有占领河东诸郡。”
李瑄向李泌回答道。
“不论如何,李帅可暂时攻下河东诸郡。以河东地区,威胁河南。在黄河对岸牵制叛军。”
李泌向李瑄说道。
以当今的情势,河东已是战略要地。
仅仅与洛阳一河之隔,如果陈重兵,安禄山不会不慌。
而且河东还能直接威胁潼关。
哥舒翰布置整个潼关之战,兵马就是在黄河两岸驻扎。
“诸将以为呢?”
李瑄微微点头,问其他将领。
河东军被李光弼带着出井陉,加上潼关之战的损失,已所剩无几。
李瑄不可能让李光弼、郭子仪率师到河东。
历史上,李光弼、郭子仪在河北节节胜利,整个河北形势一片大好,眼看就可以进攻范阳的时候,李亨突然让李光弼、郭子仪率领五万精兵班师回朝。
京兆地区,有不少到河东的渡口,如果失去河东,这些渡口一定会被叛军占据。
唐军只能继续向北,寻找大军渡黄河的渡口。
叛军想在河东得人心不容易,唐军有绝对的把握,驱逐河东的叛军。
“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