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翌日朝会,以李岘牵头,将昨日与李瑄交谈的事宜,一一提出。

    得到文武百官的疑惑与响应。

    相比于宵禁制度取销的试行,改为行省制,合并部门。

    增加文部尚书、商部尚书、农部尚书,才是重磅话题。

    更改中央官吏的品秩,使中央的官吏的权威,大于地方。

    太守晋升为巡抚。

    巡抚晋升为侍郎。

    这才是常态。

    否则侍郎只是正四品,而上郡太守从三品。比侍郎品秩高。

    以前郡太守升迁,可直接为宰相。

    这是变相加强地方官吏的威势。

    今后,只有巡抚升为侍郎,然后侍郎升尚书,成为一品大员。

    盛世要有严格的升迁制度,而非皇帝以喜好将一个资历不足的官吏升迁。

    如李隆基一样,几年就使杨国忠这个白身,一跃成为首席宰相。

    天下怎会不出乱子?

    下方的大臣,谁会心服?

    若无升迁动力,朝堂之上会一片死寂。

    九品十八阶,最重要的就是明确升迁制度。

    从九品,到达正一品。

    确立不得直接提拔三阶以上。

    也就是说,从九品的官吏若是被提拔。

    最多提拔到正八品。

    正八品,一次最多提拔到从六品。

    这只是理论上。

    实际上到达巡抚这个级别,能提升一阶到达中央任侍郎,就算为高升。

    也可以说,一个地方官吏想要拜相,就得担任巡抚,让朝廷看到其执政能力。

    九品十八阶和行省制度,改尚书九部。

    稍一争辩,就得到文武百官的认同。

    有太多官吏是既得利益者。

    谁都想升官,得到更好的福利待遇。

    同样的,那些诸寺长吏,都是李瑄的兄长、岳父之类。

    李瑄早就向他们通过气,他们不可能反对。

    正是因为要兼并这些部门,李瑄才将自己的兄弟和岳父任命为九寺主吏。

    五监之中,军器监并入天策府的兵器院。

    国子监并入智慧宫。

    少府监与太府寺合并。

    将作监并入工部。

    都水监并入将来的农部。

    朝会结束,传召郡县,使天下太守哗然。

    朝廷明确于于乾元五载元月开始,设立行省。可在管辖的郡县代替朝廷行财政、监察之事。

    这和汉代的刺史不同。

    刺史只是监察官吏,而巡抚直接是太守的上级。

    当然,没有军权,巡抚无法和汉末的州牧比较。

    但一旦成为巡抚,从数百太守中脱颖而出,更能引起朝廷注意,能决定将来是否更进一步。

    二十四个行省,并不对应省内的都督府。

    也就是说,一个行省可能拥有两个都督府的军队。

    其行政主官难以与军事主官沆瀣一气。

    巡抚虽主要管理地方,但中央会经常派遣监察御史,皇帝会通过锦衣卫暗察地方。

    若一省出现大变动,必会问责巡抚。

    地方官吏不乏有志者,他们喜出望外。

    朝廷声明,第一任巡抚在太守中挑选。

    也就是说最少二十四名太守有机会升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