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千恩万谢,然后就离开了。

    三天后。

    这段时间里,江洋也在家中翻阅着《商君书》。

    江洋心中也是震惊不已,要知道,秦国很多官员都是以《商君书》为蓝本的。

    所以,嬴政才会对《韩非子》、《商君书》这两部儒家典籍感兴趣。

    佩服得五体投地。

    仔细想想,现在的儒门,应该是没有人了。

    而现在,殿试的成绩也终于公布了。

    叔孙通甚至还带来了江洋的科考成绩。

    江洋看了一眼前来拜访的叔孙通,叹了口气,问道,“今年的文试怎么样了?”

    叔孙通听了江洋的问话,也拿出了自己早就想好的文试。

    江洋接过一份清单。

    江洋拿着叔孙通递过来的名册,上面写着许多大秦学府的学子。

    江洋又对叔孙通询道:“秀才中寒门学子有几人?”

    叔孙通想了想,顿后道:“今年参加科举的寒门学子,共有493人。

    其中,朝中重臣的子嗣,大约有7人!”

    “大秦学府共有四百五十人!”

    叔孙通脸上露出一丝喜色。如此,大秦学府可谓是大获全胜。

    江洋微微点头,心中也有些欣慰,有大秦学府在,多少有些用处。

    江洋又看了叔孙通一眼,沉声道:“那你看,买一所学堂怎么样?

    以大秦之子为目标,教导儿童读书,习秦法!”

    秦国法律以天下为本,更要让所有人都能读会写,能背会秦法。

    叔孙通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这倒也是个办法!”

    秦国的法律,是必须要遵守的!

    就在这个时候,江洋轻声说道,“不过,书院的事情,还要麻烦叔孙通了!”

    叔孙通似乎并不在意,他继续说道,“大秦学府里面有很多优秀的读书人,我相信他们可以为孩子们做出一些贡献!”

    高展缓步走到江洋面前,看向江洋,沉声说道:“殿下!

    江洋已经好几天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府邸了,锦衣卫就是江洋的耳目。江洋看了一眼高展,开口说道,“你有什么事情要禀报吗?!”

    高展微微一礼,“咸阳诸生,齐聚一堂!”

    江洋和叔孙通也是一脸的犹豫。

    高展又补充了一句,“这些学子,都希望能亲自感谢!”

    江洋看了一眼虞子期,叫了一声,“虞子期!”

    “诺!”

    “备马!”

    “叔孙通大人,你跟我一起去!”江洋笑着道,“你跟我一起去!”

    叔孙通在江洋的一再要求下,只得陪着江洋上了车。

    一行人上了马车,进了咸阳,就看到了一群读书人在聚会。

    “是太子!”

    看到江洋的马车,周围的才子们都兴奋的叫了起来。

    “拜见殿下!”

    江洋缓步下了马车,对着一群正在起哄的书生问道,“你们都是参加了科考的人?”

    许多书生都是连连点头,十分的尊敬,“如果不是太子,我们又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机会呢?”

    正是江洋,为他们指明了一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