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保持着原来的地位,那么他的支持者一定会非常多。大秦朝廷之中,也不乏一些不开眼的人,所以应该有一个官员,勇敢的站出来。

    李斯看出了他的不满,走上前来,行了一礼,“微臣觉得不合适,这一百多万人,有没有想过,该怎么处理?”

    李斯并非有意与江洋争锋,而是要和江洋讨论免役之利与弊。

    一百多万的劳役,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

    但江洋早就做好了免去劳役的打算。

    江洋对李斯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这一百多万劳力,都是经过详细的记录,然后被送到田地里,每个人都会得到一张车犁,五石米,可以自由耕种,开垦后的土地,就是他们的田地了。”

    不用在我秦国的田地里,再给你一块田地。

    大秦能有多少田地,让这数百万人都在这里劳作?

    “不过,我们送他们一把轩辕犁和五斤粮食,足够他们吃饱喝足了。苦力的辛苦,他们都能忍受,我想,只要有一柄镰剑,他们就可以做到。”

    生活越来越好。

    李斯向江洋投去赞许的目光,显是储君已为免役作好了充分的安排。

    李斯沉声道,“如果没有赋税,长城怎么修,怎么修灵渠,怎么修驰道,怎么在边关布防?”

    “这就是我们急需人手的地方。不知道宰相大人,修建长城是为了什么?”

    李斯一脸愕然,长城为什么要建造,谁都知道,那就是为了抵挡敌人。

    “当然是抵御外敌!长城就是我们的防线!”

    江洋轻笑一声,看着李斯,说道,"这长城的目的,就是为了阻止匈奴吗?"

    李斯应了一声,脑海之中闪过一道灵光。

    江洋想了想,说道,“现在我大秦打败了匈奴人,把余孽赶了出来。

    长城,还有什么抵挡?!”

    至于长城是否存在,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李斯仍是一副不服的样子,“那么,这两条路呢?”

    灵渠和驰道,都是长城,没有必要修建吗?江洋却是摇摇头,沉声道,“自然是要修建,那就交给那些匈奴去吧!”

    李斯听得一头雾水。

    江洋面向朝中众人,大声说道,“前往匈奴,将匈奴族的十余万人,用来取代大秦的劳役,修建灵渠,修筑道路。”

    朝中又是一阵骚动。

    这一次,他带来了十多万的匈奴奴。

    这十多万的匈奴奴,哪怕是最差的,也可以用劳役来救济,从平民中招募劳动力。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现在,大秦的学生们,都是自愿来这里建造的。

    嬴政在民众心中的形象也会越来越好。

    李斯没有任何意见,对着皇帝行了一礼,说道,“我没有意见。”

    李斯也退了回去。

    嬴政看着江洋,眼中露出一丝欣赏之色,想不到江洋竟然给他准备了如此大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