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什刹海玩的人更多了。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陆,在京城也在不断地发生着一些变化。

    刘韬他们抵达四合院,却见四合院挺干净的,显然有人打扫过了。

    四合院大门口,刘韬刚刚下车,就看到了母亲陈芳和几个人。

    有一个女人,和母亲陈芳有些像,刘韬有些恍然。

    “姐!”

    “弟弟!”

    那个女人,正是刘韬的大姐‘刘红英’,今年刘红英三十岁,但是已经有着岁月的沧桑,脸上都出现皱纹,手也粗糙,显然在北大荒吃了不少苦。

    当年刘红英和其他人一样,响应国家号召,前往北大荒参与建设,这一去便是十来年。

    当初刘红英离开京城的时候还是少女,现在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

    身上穿的绿色军装,也不知道是穿了多少年,可以看到很多补丁。

    在刘红英的介绍下,刘韬也见到了大姐夫‘钱华强’。

    钱华强也是京城这边的,父母在三机部,比刘红英大了两岁,当年同样是响应国家号召前往东北支援北大荒。

    将东西搬下来后,众人便进入四合院。

    大厅餐桌上,已经摆满了一桌子饭菜。

    刘韬将东西放好后,去取了两瓶茅台,一家人吃喝着。

    孩子很快就吃完,便在院子里面玩,刘韬他们则是聊着天,钱华强喝了两杯茅台后,话也多了起来。

    “当年我们满腔热血离开京城,出发前往东北,可是刚刚抵达北大荒,看到北大荒后,我们脸上没有期待,只有茫然。”钱华强好似回忆起当年前往北大荒的场景,“我们都如雕像般静默着,没有交流,仿佛青春已离我们远去,面对浩瀚烟波,思忖着不可知的未来”

    北大荒现在是全国出了名的粮仓,可是当年却是荒无人烟,可以说是用了一代人的代价,斗天斗地硬生生地开辟出这个大粮仓。

    在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史上,绝大部分时间都伴随着城市知识青年的身影,他们踏着第一代北大荒人的足迹,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智慧和牺牲开发北大荒,开垦荒原,屯垦戍边,传播城市文明,为国担当分忧,功不可没,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把北大荒当成第二故乡,这一去便留在北大荒。

    过去二十多年,从四面八方前往北大荒的知青,足足有70万人之众。

    他们的精神让人佩服,可是同样的,那里的环境艰难困苦。

    他们每一个都吃了不知道多少苦,北大荒流淌的都是他们的汗水。

    相比刘红英、刘红蕾等人,刘韬无疑是幸福的,可以读大学,毕业后可以去国营厂,成了技术工人,一开始就是干部,刘韬吃得苦对于刘红英、刘红蕾等人,完全不算什么。

    以后人们说起这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会向往之,但是他们绝对想象不到这激情燃烧的岁月背后的艰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