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去年一整年货物逆差达到了惊人的-20.1亿美元!

    而这仅仅只是货物进出口的贸易逆差,再考虑到外事部门在国外、派遣学者和大学生出国留学、出国考察等,这方面的逆差恐怕是达到了22亿美元甚至是23亿美元也说不定。

    但是中国的外汇储备不减反增,而这些都是武器出口贸易以及货物出口到两伊的。

    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贸易逆差,恰恰相反,从1978年到现在,正常的货物进出口,华夏都是逆差的。

    祝愉生等人想的是魔改59式坦克,不能浪费人民的财富。但是刘韬想的是生产更多的新型坦克,让部队用上更先进的坦克,然后多出口坦克装甲车,赚取更多的外汇反哺国内。

    这就是他们之间,因为时代的不同,造成的巨大的思想鸿沟。

    这种思想鸿沟不仅仅体现在这方面,就是在生活方面,也都是存在着。

    比如明明在食堂,只要食堂有的饭菜,便可以按需取,但是祝愉生他们却觉得吃得太好了,这是很大的浪费。

    甚至有一次,祝愉生还在党组会议提出。

    而在刘韬看来,大家辛辛苦苦的生产,以前没有钱的时候,自然是得节约,吃的差一点,住得差一点。但是现在大家又不缺钱,甚至于公司有着大量的钱,那自然要吃的好一点,住得好一点。

    不过刘韬也理解祝愉生他们那一代人,那一代人都是经历过残酷的战争年代,那时候的华夏,处于救亡图存的边缘,一个不慎华夏就彻底灭亡了。

    而刘韬生活的是和平年代,是一个相比现在这个年代可以说是繁荣富强的年代。

    “厂长,你能不能指点指点?”祝愉生问道。

    他知道,在火控系统方面,刘韬也是世界顶尖的,遥遥领先于国内这方面的专家。

    国内在火控系统方面的专家,在刘韬面前就像是小学生一般。

    刘韬无奈地说道:“这涉及到芯片,或者说半导体技术,你以前在这方面没有很多了解,我说了伱也不懂!”

    “慢慢了解,总有一天就会了解透了。”刘韬说道。

    他搞出来的这些新型坦克,那火控系统都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每辆坦克装甲车都相当于有计算机在帮助着。

    而祝愉生,对于计算机也只是停留在知道,而没有了解。

    祝愉生摸了摸脑袋,自从五机部调任他到这里担任总工程师,祝愉生欣然接受这个任命,因为之前到盘山机械厂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刘韬为何懂得那么多坦克装甲车的专业知识?是怎么制造出如此先进的坦克?

    这些都仿佛笼罩着一层谜团,让人满是疑问。

    这种是很不可思议的事,但是偏偏就是发生了。

    要知道,在之前便已经开始研制第二代主战坦克了,1974年便开始部件研制,1980年就要开始整车研制。

    可是遭遇到很大困难,整个研制团队再乐观都觉得,最起码得花十年甚至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第二代主战坦克的设计定型。

    可是谁能想到,刘韬突然研制成功第三代主战坦克,‘80式’主战坦克只是一测试,各方面的性能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而第二代主战坦克,自然也告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