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就只能执行。

    刘韬在整个盘山系统内的威望太高了,从当年研制枪械带领着盘山机械厂走出困境,将盘山机械厂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

    自从刘韬接任盘山机械厂厂长以后,更是带着大家快速发展,每年都上一个大台阶。这一点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正是通过一次次的胜利,一次次的成功,使得刘韬在整个盘山系统内拥有着无人能及的威望。

    别说2000台电脑,就是20000台电脑,金龙电脑也得捐赠。

    刘韬也不管大家愿不愿意,有些事该做就必须得做。

    看看今年到目前为止,在华夏的个人电脑采购方面,仅仅只有一千台,都是来自于国家或者科研机构的采购。

    至于个人,根本就没有人舍不得购买电脑。

    因为哪怕国内比国外便宜得多,一台低端电脑只需要1500人民币,但是对于所有人而言,这依旧非常高昂的。

    哪怕是大学教授,一个月200块钱工资,一年也就2400块钱,哪里舍得拿将近一年的工资用来购买一台电脑,而且买了也不会用。

    至于各个国营厂,更是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虽说电脑越到后面会越先进,可是也必须培养人才,足够的计算机人才,不然这方面是会吃大亏的。

    至于原本捐赠给每个学校二十台电脑,对于这些名校而言自然是巨大的惊喜。

    可一个大学才二十台电脑,其实是非常少的,只能算是一间电脑室而已。一个班一个礼拜一节计算机课,都安排不过来。

    这就是现在的华夏,没有足够的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

    同样的,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更需要投入!

    在金龙电脑公司食堂一起吃个饭,刘韬也观察着食堂的情况,对于搞特殊食堂之类的,他是很反感。

    然后又和工人一起聊聊天,去了解一些情况。

    这里的工人,来自五湖四海,而不是仅仅鹏城本地的,甚至还有一些人才。

    有一些来自中专、大专以及本科院校的。

    冯德峰进行解释着,这都是这两年,他们去各个院校招聘的,包分配到的,不少都是很优秀的学生。

    刘韬对此是很满意的,人才就那么多,你不主动去招人,被动等着分配,谁知道会不会分配到一些歪瓜裂枣的。

    人才,始终是一家企业能够焕发生命力的基础。

    冯德峰有这个意识,说明这几年成长很大。

    下午的时候,在各个部门视察了一下,特别是生产车间。

    这里面可是有很多蕴含着技术的,比如芯片!

    比如显示器的生产!

    虽然这些显示器,刘韬看起来很低档,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世界领先水平了。

    现在一部分显示器是由专门的显示器公司生产,但是因为产能还待攀升,金龙电脑还是自己生产一部分显示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