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归闲静看着香娥,她明白,香娥说了那么多,只不过是她心中有了关世子。

    她说的那些担心害怕都是她自己给自己找的理由。

    包括她自己都在心里否定她怎么会爱上一个人人看不起、人人嘲笑的赵太后和前夫生的孙子呢?

    所以她才要找理由,说害怕别人因为她嫁过关世子而嘲弄她,是因为关世子是个心善的人她不忍这时候离开侯府。

    她自己已经做了决定,襄王妃几次去找她,她不回王府,江夫人问过她,她也说不回去。

    这就是她的决定,她为爱而做的决定。

    但是她知道她要给家人一个理由,给外面人一个理由,她也需要有个人认同她的决定。

    归闲静不是十几岁,能和她商讨爱与不爱的问题,香娥也不是她亲闺女,她帮着分析利弊。

    告诉她男女感情再好,只要在一起过个几年,几乎也都是一地鸡毛。

    这不是她亲闺女,她要说个什么,回头香娥给王妃说我二婶说得怎么怎么,那她里外不是人。

    上辈子又不是没干过这种事情。自己的亲外甥女儿也是因为谈男朋友的事情跑来给她说,她也没出主意,只是说了两句客观的话,但是后面亲姐姐把她骂得跟死狗一样,说她瞎出主意。

    因为外甥女口口声声都说我小姨说的。

    归闲静沉默不说话,反正她一向如此。

    或许香娥只是找个人倾诉一下,并没问她是该留下,还是该和离回王府。

    香娥沉默了一会,轻轻说了一句:“我婆婆也不回娘家。”

    归闲静不知道她说这个是具体表达什么,江夫人不回江家京里的人都知道。

    她说这个难道是说她要和她婆婆一样,不会在安乐侯府危难的时候,只顾自己走人?

    归闲静只能想到的是这个。

    廖太太和江夫人坐在院子里的亭子里聊天。

    江夫人没出过京,廖太太是第一次进京,她们两个人有交往,别人要知道了会大吃一惊。

    廖太太进京之后去兰若寺上香,听说兰若寺的尼姑全部换了人,寺里也在重新修建,她就捐了一笔银子。

    主持问她是哪个府上,要写在功德薄上,她说不用。

    第二次去兰若寺有义诊,女大夫旁边一个中年妇人一旁帮忙。

    义诊的对象全部都是普通平民,通常来上香的大户人家的女眷不会往那边看,廖太太知道后又找了主持说以后的义诊的药材直接去普一堂抓药,全部免费。

    普一堂是廖家的生意。

    后面义诊的时候她又去了兰若寺,那位妇人过来道谢,两人交谈起来。

    廖太太觉得这位妇人不像是普通人家的,询问起才知道原来是安乐侯府的江夫人。

    之后有了深交,也只是在外面。

    今天是江夫人第一次来廖府,她见对面的廖太太温婉和气,如果在三十年前,她是不会和这样身份的人坐在一起。

    哪怕是她儿子考上探花。

    她们江家的亲家,除了世家也就是诗礼之家,但是偏偏一道圣旨让她嫁给了安乐侯。

    她的祖父还是太傅,当时就气晕过去。

    嫁过来之后才知道,是关侯爷在庙里见过陪祖母上香的她,赵太后为了满足儿子的心愿,求的太上皇。

    并不是外面说的赵太后为了羞辱江家,后面她也知道,皇上也只不过借此机会削弱江家的势力。

    前朝后堂的事情总会牺牲女人,江夫人不是被宠大的啥也不知的娇柔女子,她们从小到大接受的观念就是,家族给了你衣食无忧从小读书的生活,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