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老侯爷不是经过蒋员外郎提醒才知道梁四庶子还没定亲。

    而是以为梁四肯定拜托别人了,没准一起拜托蒋员外郎。

    他操心姚星华是因为妹子,梁四庶子的事他没法操心,是梁家的事,该国公爷夫妻操心,也就是蒋员外郎女儿女婿操心。

    所以蒋员外郎提醒,那就一起拜托他。

    谢老太太这次带来的三个亲家,三儿子的岳家陈家,就是造船的陈家,算是儿女亲家中家大业大的。

    当初这门亲事是儿子自己看中的,谢家跑海运,在陈家买船,老三永新接手跑船事项认识了陈家女儿。

    来到京城后陈氏老早留意婆婆,留意小姑子留在姚家的一对儿女亲事。

    如果不知道婆婆是侯府嫡女之前,她是不会看上姚家。就算小姑子嫁给国公府的梁四又如何,也不会把和前面的丈夫生的子女带回京。

    就算带回京了,肯定要在京里找亲事。

    但是婆婆是侯府嫡女,谢家全部回京,陈氏就在想小姑子留在姚家儿女的亲事。

    她不吱声,一直留意。

    果然,婆婆想给外孙外孙女找京里的亲事。

    对于姚家兄弟,陈氏只考虑姚星华,她可不想陈家娶个姑奶奶回来,仗着谢家在陈家趾高气昂。

    再说,姚慧珠也看不上陈家。

    但,陈家女嫁给姚星华对陈家有好处,只可惜这会的姚星华的亲事估计要找比陈家家世高的。

    没想到姚星华的亲事让他亲妹子搅和了,变成不上不下的状况。

    陈氏留意婆婆动静,不难猜出来,又交代心腹探听消息,知道了原本婆婆看上何小姐的事。

    何小姐有葛家依仗是比陈家女门第高,不是没成吗?

    婆婆如今只能给外孙娶个懂事不惹事的外孙媳妇,陈氏琢磨了,怎么给婆婆递话。

    她找父母哥嫂商量,首先挑个脑子好使的侄女,不能给陈家惹事。

    陈老太爷让老妻找谢老太太闲聊,说说自家儿孙,重点说下那个孙女的懂事,说说当祖母的为哪个儿孙都操心,只想托付一个知根知底可靠人家。

    谢老太太听了亲家母的话,心中一动,陈家是知根知底,她也知道,如果还是在琼州府,陈家是看不上姚家的。

    谁不想往高处走?

    她来到京城看中何小姐,要是以前,不会想,姚家那个门第哪敢想葛夫人的侄女?

    之前她自己不也是从来没往陈家方面去想?

    这会觉得陈家合适,知根知底,不会因为星华尴尬身份瞧不起,三儿媳也会因为侄女多关照星华。

    陈家也会要巴结谢家连带的侯府和梁四对姚家关照。

    算起来是一举几得的好亲事。

    谢老太太知道最早是三儿媳的打算,也知道三儿媳一开始没说,怕自己看不上陈家。

    对于这个她只会觉得三儿媳是个聪明人,儿媳聪明好呀,最怕的是儿媳孙媳像外孙女,那才完蛋。

    谢老太太找来老侯爷说了,因为是陈家主动提起,就不用考虑女方同不同意的事。

    老侯爷点头道:“只要人合适,其实陈家最合适。”

    谢老太太最早想过把自己亲孙女嫁给外孙,老侯爷一口否定,说你想亲上加亲是为外孙好,但得罪了儿媳,那才是真正的家宅不宁。

    过多不用说谢老太太明白,哪个儿媳愿意女儿低嫁补贴姚家?

    老侯爷还说自己女儿一直反对表兄妹成亲,说出生的孩子成活率低、生弱智的机率大。

    谢老太太也就不再想亲上加亲的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