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几百年的贵族的世袭制,因此得罪了贵族势力。商鞅在秦孝公病重期间,独揽军政大权,也使得秦国内部权力斗争激化。】

    评论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因此秦孝公死后,公子虔罗织罪名,巫其谋反。这个公子虔,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太子老师,太子犯法,处罚老师,公子虔被处以劓刑,就是割掉了鼻子。】

    公子虔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还好,鼻子还在。

    听闻孝公派人去迎接商鞅,他的双眼折射出渗人的寒芒,反正变法之策已悉知,商鞅就不必留下了。他派出亲信埋伏在国都外的小道上,只等商鞅一到便下杀手!

    【商鞅逃亡到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曾骗擒公子卬,拒绝他入境。】

    【商鞅回秦后潜回封邑商於,发动邑兵攻打郑县。秦惠文王派兵征伐,商鞅失败战死。其尸身被处以车裂之刑。商鞅虽然被杀害,但商鞅变法的措施在秦国继续实施了下去,他主张的法家思想也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评论区

    “商鞅居然是被自己的法律给坑死的。”

    “这说明秦国变法之策深入人心啊。”

    “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刘邦兴味的目光看向萧何,其他人也悄悄注视着萧相。

    萧何摸不着头脑:商鞅乃是三百多年前的古人,与我何干……

    【不止是秦朝,汉承秦制,将秦朝的法治思想全盘保留了下来,只在具体实施中有所区别。此后两千年封建帝制,都是在秦法的基础上修修补补,从另一个角度实现了“秦法永存”。】

    评论区:

    “商君籍没,秦法永存!”

    “法治虽然严苛,但比人治更公平。”

    “我们现代都是依法治国。”

    秦孝公:“君已知结局,无怨吗?”

    商鞅:“不怨,只有秦国能世代奉行变法之策,只有秦国能让臣千古留名!”

    秦孝公:“孤定会给商君留一条退路。”

    商鞅:“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商鞅见过不少变法的国家,没有哪个变法者能有个好下场,更甚者,人亡政息,变法之策中途夭折,那才是真的死不瞑目。

    秦始皇:又是汉承秦制,秦朝的法律既然没有错,为何会亡国!

    刘彻:法治比人治更好吗?

    他陷入了沉思,不知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后世能得个什么样的评价?

    【我们用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待历史,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商鞅变法当然也有消极影响。其一,打击工商业,重农抑商,虽保证了兵员,但却与社会发展规律背道而驰。】

    【其二,弃绝文化,愚民弱民,防止以古非今,私议政令,但却导致秦国成为文化荒漠,秦国有名的能臣贤臣几乎都是东方六国之人,而秦人只知服从。】

    历代秦王:细思恐极啊!

    【第三,便是倡导君主独裁,以我们如今的眼光来看,中央集权,君主独裁在当时有其先进性,却为千年后的君主专制埋下了祸根。】

    【另外,在商鞅变法中,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普通民众所受的剥削与压迫。“内行刀锯,外用甲兵”,迷信暴力而轻视教化等思想,也有其明显的历史局限。】

    这一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却不敢苟同,他们内心深处将自己凌驾于国民之上,称自己为天子,受命于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