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凑了,目前苏泽麾下的召唤随从加训练的弩手,总共也才百人。
剩下的一千正兵就是轻甲弓骑了,实际上如果苏泽不计一切的爆兵,轻骑的数量还可以爆出更多。
因为在河州这种半农耕半畜牧的地区,那些羌人部落就是天生轻骑兵,他们只需要稍加整编训练就可以出战。
三国时期的西凉动不动就能拉出万人的骑兵规模,其实精兵骨干的数量也不多,大部分都是这种收编的羌人骑兵。
不过苏泽并不准备动员这些羌人骑兵,相反他更愿意从定居的部落和三长村中自己征兵练兵,这样的好处是虽然兵练的慢,但是练出来的兵更有纪律性,对苏泽也更加忠诚。
郡兵基本上就是弓箭手之类的守城兵种了,这些大部分都是三城附近的农夫,在农闲的时候训练一下子,只要能够执行守城的任务就可以了。
此外还有【却月阵主】训练的大车手,侦查用的斥候,苏泽还在湟水上训练了一支百人不到的迷伱水师,主要用于湟水三城之间送信和运送物资。
——
敦煌城外。
高车左贤王伊匐正在和手下将领畅饮。
伊匐是高车王弥俄突的弟弟,草原政权的松散性,让草原的王者远不如中原王者那样的掌控力。
当年高车就是从柔然内部坐大后分裂出去的,以后的铁勒、突厥、回鹘也都是如此,下一个草原帝国总是从前一个草原帝国体内孕育出。
为了阻止这种事情发生,高车王要将自己的兄弟儿子分出去镇压有异心的大部落,左贤王伊匐负责的就是高车西部的这些部落。
但是这样的做的坏处,就是一旦高车王的威望降低,这些拥有王族血脉又有兵的地方实力派,很容易带兵去王庭造反,而年幼的可汗继位,也都会经历王室内部的血腥残杀。
这也是为什么苏泽提出的草原大会制度,能够被高车王接受的原因,因为他也面临同样的困扰,万一自己死后,高车王也需要一个制度将王位传到自己的儿子手里,而不是自己的子孙被弟弟们屠戮,妻子被弟弟们霸占。
这位左贤王伊匐自然不满兄长的软弱,他围攻敦煌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要向高车人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王者。
如果伊匐能够攻陷敦煌,不仅仅可以抢夺敦煌城内无数的财宝,也可以建立更大的威望,逼迫自己那个无能的哥哥让位。
“大王,敦煌城内已经开始缺粮了,只要我们围到夏天,敦煌就会投降了!”
高车人缺乏攻城器械,但是伊匐敢于包围敦煌,就是看准了敦煌没有足够的粮食。
草原人的战争逻辑和中原完全不同,这种不同最大的变量就在后勤。
中原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粮道。
保障后勤,这是每一个将领都要考虑的,这也是官渡之战的取胜关键是火烧陈仓,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是因为粮道被断补给跟不上退兵。
但是游牧民族他们打仗,就是将牲口群乃至于整个部落带上,所以他们经常可以奔袭千里,而不用担心补给的问题。
实在不行就在附近抢好了。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最大的变革不是使用骑兵,其实中原早就使用骑兵了。
真正“胡化”的,是赵国的后勤体系。
汉武帝卫青霍去病,能够奔袭匈奴王庭,也是因为大汉骑兵的后勤体系也已经“胡化”,所以才能撇开粮食补给的困难,奔袭千里封狼居胥。
敦煌的春耕没有完成,而城内的粮食也不多。
伊匐则带来了大量的牲口,他们直接在敦煌附近放牧,将农田变成牧场。
所以伊匐其实带来的高车人足足有三四万,对外号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