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萧衍不放心的是益州军队的战斗力。

    南梁和北魏争夺过多次梁州,最后都没有成功还损兵折将,萧衍对于攻打梁州有些底气不足。

    萧衍掏出一封书信说道:

    “这是索虏徐州刺史元法僧写来的信,他有意向归降。”

    元法僧?

    陈庆之想起了这名北魏宗室。

    在北魏强盛的时候,曾经占据过益州。

    也多亏了元法僧这位益州刺史。

    他在益州刺史任上,肆意掠夺地方上的钱财,引发了全境大反叛,南梁趁机派兵夺取了益州。

    对于元法僧这种无能宗室,宣武帝却没有诛杀,反而授予他紫光禄大夫,将他养在了洛阳。

    在宣武帝驾崩后,元法僧走通了清河王的路子,又外放徐州刺史。

    如今有两个徐州。

    北魏手里的徐州,治所彭城,就是汉高祖刘邦老家那个徐州,也是后世那个“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的徐州。

    南朝的设置侨州,一方面是为了安置北方逃难的百姓,一方面也是为了体现自己是正统,在今江苏镇江为南徐州,治所丹阳。

    如今南梁的南徐州刺史,就是那个给萧宝夤写信的萧衍的皇子萧综。

    元法僧虽然在清河王倒台后,迅速投靠了江阳王元乂,但是依然惶恐不安。

    朝廷派中书舍人张文伯出使徐州,巡查地方,但是元法僧在徐州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整个徐州上下的愤怒,元法僧害怕当地豪族向张文伯告状,就在路上截杀了张文伯。

    等杀了人之后,元法僧又开始惶恐,害怕朝堂发现他杀人的端倪,免去他徐州刺史的职位。

    于是元法僧向萧衍写信,请求以北徐州之地归附南梁。

    陈庆之看着自己侍奉了半辈子的君主,他明白萧衍的心思。

    浮山堰之败后,萧衍对于北伐的雄心壮志消退,不愿意再打这种灭国规模的战役了。

    而北魏也在宣武帝后朝政混乱,所以双方的争夺都集中在边境的城市上。

    比如《与陈伯之书》中的陈伯之,先是带城投降北魏,接着又重新投降南梁,这种反复横跳的边关大将不少。

    这边北魏的北徐州刺史写信给萧衍要投降南梁,南梁的南徐州刺史皇子萧综写信给萧宝夤要投靠北魏。

    这种奇观也只有在南北朝时期才会见到。

    如果元法僧真的要投靠大梁,那确实是夺取徐州的最好机会。

    徐州作为江淮重镇,战略意义毋庸置疑。

    只是那元法僧到底是不是真的投降,万一这是北魏的陷阱,故意引诱南梁大军北上埋伏呢?

    随着年纪增长,萧衍曾经通过军事手段北伐一统天下的壮志消退。

    他就像是一个日益谨慎的老商贾,已经不想着开拓新的商路,只想要将原来的生意做好。

    如果有可以投资的项目,萧衍也不介意用点小钱投资一下,但是让他下重注是不可能了。

    萧衍看着陈庆之说道:

    “子云,给你三千兵马,让你去北徐州接应元法僧,你可愿意?”

    陈庆之没有思考,他立刻就说道:

    “臣愿意!”

    陈庆之等待这样的机会已经很久了,他从担任萧衍的属臣开始,就一直想要进步。

    只可惜陈庆之的门第实在是太低了,只能从萧衍身边的近臣开始做。

    这些年来,他将萧衍赏赐的积蓄都用来蓄养门客,勉强够拉起了一支亲信部曲。

    虽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