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现代的人都会认为“采购科”那就是一个肥缺呀。

    要知道采购环节那里面猫腻可就多了去了,你一斤当归采购价是1元钱还是9角钱,这还不是采购员说了算?

    采购员等级给你稍微提一下,价格就可以提一下,采购数量一多,那多出来可是一笔巨款呀。

    大不了一斤药材给你采购员1分钱回扣,照样可以让采购员吃得肠肥脑满,成为单位首个万元户。

    如果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采购员吃肥的年代,那要等到八九十年代,那时候谁要当公务猿?人人都想去企业当采购员,那绝对是采购员的黄金年代。

    五六十年代,公家对公家的交易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

    当然私底下,你去地方采购,人家请你吃餐饭,送点农副产品还是有可能的,数量也不会多。

    毕竟人家自己都吃不饱,哪会送你几袋大米几条猪腿当礼品?

    再说,人家也不求伱什么,都是公家的事情,大家公事公办就行。

    这就算好了,有些地方保护主义明显,或者某味药材当地都紧缺,蛋糕就这么大,人家地方上根本就不欢迎你外地的单位去采购,影响他们当地供销社或者医院的利益。

    然后采购员不得不偷偷摸摸,跟当年搞地下工作一样去谈判。

    最后就是一个运输问题。

    五十年代可没有银行转账,跟药农或者农村合作社打交道都需要现金。

    采购员拎着几千元,几万元的现金,一两個采购员赶赴外地,翻山越岭,真当当地的绿林好汉死绝了?

    这又没监控,又没人烟的地方,谁知道你迎面碰到的是人是鬼?

    财帛永远都动人心的。

    好好好,就算一切顺利,你采购员要么挤火车,要么乘卡车,几百公里,几千公里路,这一路的艰辛就不用说了。

    所以五十年代的采购员绝对是一个苦差中的苦差。

    林苦参和金采凤都是医院内部职工,自然知道采购员岗位是干嘛的,所以存心不想让小儿子去。

    但林三七不懂呀,这不就是他的“梦中情岗”嘛。

    可以经常在外面跑,不用受单位拘束,自由自在,关键在外地收购中药材的过程中,这里面就可以做太多文章了。

    想到这里,林三七连连点头:

    “沈院长,这个好,采购员的工作可比图书馆的工作更适合我,我愿意去采购科。”

    金采凤急了:“你这孩子,这采购员工作可辛苦了,你没瞧咱医院里都没人要去采购科。”

    林苦参没劝,他反正很佛系,子女爱咋咋滴。

    沈院长可不干了,好不容易忽悠一个壮劳力去干采购,可不能就这么跑了。

    “金采凤同志,这个我就要批评你了,你这思想觉悟都没有三七同志来得高,革命工作允许我们挑三拣四?你不去采购,他不去采购,那我们医院还要不要办了?还要不要为人民服务了?”

    金采凤一时语噻,有些话心里可以想,但从嘴上说出来就两样了。

    反而是林苦参轻轻点了点头:

    “行,就听沈院长的,反正七仔在外面漂泊了10年还能安然无恙,说明他比我们想像得更聪明,更适应这个社会,我们做父母的要对他有信心。”

    沈院长一拍桌子:“老林说得对,当父母的操不完的心,孩子大了,该放手了。”

    金采凤一听也只能叹口气,拉着儿子的手不知道该怎么办。

    林院长快速将介绍信写好,交给了林三七:

    “林三七同志,这样,你好不容易才找到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