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邓千秋所讲的,其实是最粗浅的经济学知识。

    可在这个时代看来,绝对是惊世骇俗。

    朱元璋听的极仔细,因为他发现这玩意能攒钱。

    他本就是天下最聪明的人之一,其对知识的吸收,绝对可以称的上是恐怖如斯来形容。

    至于其他的人,其实邓千秋并不指望,他们能一时接受他所说的玩意,可他相信,总会有几个人能够融会贯通的。

    对他来说,能带动一些人也是好的。于是他开始滔滔不绝,梳理商品与货币的关系。

    此时,偶有读书人发出疑问:“敢问邓百户,人们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如此大张旗鼓的高谈货币与商品,会否败坏天下人的风气?”

    其实对这读书人,邓千秋一直以来都很关注,因为他发现,这家伙听得很认真,而且时不时是会发出几句疑问。

    邓千秋微笑,他开始找到一点感觉了,于是道:“你问的很好。”

    说着,他的眼睛飞快地瞥了朱元璋一眼。

    随即,带着淡淡的笑意,不急不慌地道:“败坏天下风气的,是货币和商品吗?依我看,这不尽然。倘若如此,这自古以来,人人都高声谈论仁义道德,可最终,为何从先秦以来,就没有实现过真正的尧舜之治呢?”

    文原吉愉快地做着记录,他运笔如飞,心里想,自己要和邓千秋搞好关系……

    可越记,却越觉得不对味,怎么……愈来愈惊世骇俗了呢?

    他执笔的手,开始有点颤抖,现在邓千秋这一句回答,让他小臂抽了抽。文原吉微微抬头,像做贼一般,左右张望,此时他有点心虚,生怕有人认出自己。

    于是,他将脑袋埋得越来越低,心里懊恼万分地道,糟了……我是猪啊我,我怎么就答应来记录这个呢?

    邓千秋这小子,居然大胆到抨击仁义道德,还将仁义道德推到了尧舜之治的反面。他现在敢说这个,明日岂不是要对天下的读书人鞭尸?

    不少读书人不可避免地皱起了眉头,却有人想起了什么,忍不住道:“还请邓百户赐教。”

    邓千秋似笑非笑地将目光移开,故意不去看朱元璋,接下来,该放大招了。

    学问这玩意,其实是很枯燥的,任何一种学问的推广,都离不开热点。

    什么是热点?

    邓千秋慢悠悠地道:“管子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饿了肚子,没有衣穿,你个他谈仁义道德,提倡社会风气,我来问你,这是否等于是在杀人诛心?所以历朝历代,人们只顾着宣教,却忘了真正的礼义廉耻,来源于人的衣食住行,对一个不能满足衣食住行的人奢谈风气,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胡闹。”

    文原吉:“……”

    他开始将毛笔,换到了自己的左手上,他浸淫行书三十年,写的一手好字,即便是左手行书,也能行云流水。

    当然……主要是……他开始觉得不对劲,还是用左手写为妙,到时可别让人看出这记录的书稿,是他文原吉的字迹。

    嘿嘿嘿……

    老夫真的太聪明了。

    这时听邓千秋道:“文原吉先生,伱说是不是?”

    方才还在暗暗偷笑,却突然点到了名字的文原吉,猛地打了个哆嗦,发现很多人正朝他看来。

    “……”

    来此的读书人纷纷议论起来:“这是文先生……莫非是那一位,曾著有《昭鉴录》的文原吉?”

    商人们则想:“文原吉是哪个鸟?”

    朱元璋和徐达四目相对,而后也朝角落里的文原吉看去。

    文原吉顿时慌张起来,忙是战术性的打了个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