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廷尉信谨与丞相议曰:“吏及诸有秩受其官属所监、所治、所行、所将,其与饮食,计偿费,勿论。它物,若买故贱,卖故贵,皆坐臧为盗……”

    朱棡不理会其他人的目光,继续背诵。

    大本堂里鸦雀无声,所有人用诡异的眼神看着朱棡。

    要知道,这家伙……已经足足大半年没有去大本堂读过书了。

    最紧要的是,这家伙居然背诵得如此清楚,一字不漏。

    “春三月,立皇子德为河间王,阏为临江王,馀为淮阳王,非为汝南王王……”

    朱棡一口不歇,继续背诵。

    朱元璋的脸色,先是震惊,此后眼里露出不解之色。

    知子莫若父,至少他对朱棡的成色是有所了解的。

    他本就不指望,这短短半个多月时间,朱棡能有多大的长进。

    可现在,朱棡在他眼里,竟好像换了一个人。

    那刘智的脸色更是诡异,起初他还不屑于顾,认为这朱棡,不过是……临时抱了佛脚来……

    可朱棡越背越来劲,他才察觉到事态的严重。

    一旁的朱棣有些急了,道:“三哥,你先歇一歇,后头的我来背。”

    朱棡没理他,一字不漏地继续从他口里吐出来。

    朱元璋的脸色从不解渐渐变为了喜出望外,目光已是和蔼起来,他激动地道:“这些……这些你都能背诵?”

    朱棡这才停下了背诵,回道:“父皇,从高帝纪起,到这景帝纪,儿臣都能倒背如流。”

    群臣皆惊,这学的可不少啊,这里头,难就难在能够背诵,这才多少天?

    朱元璋更是惊得说不出话来,一时有些不敢置信。

    他指了指朱棣:“你呢?”

    朱棣就等父皇问自己呢,如今父皇终于垂询,激动得心跳加速,忙道:“父皇,儿臣……已学到了昭帝纪了,比三兄快了一步。”

    朱元璋看着这打小只满脑子都是弓马骑射的儿子,不由得错愕。

    他目光落在了朱橚的身上。

    朱橚挺起胸刚要开口。

    朱元璋却摆摆手:“罢了,伱一定学的不比你这两个皇兄差。”

    朱元璋道:“你们如何学了这样多?”

    他看向邓千秋:“邓卿家,你来说。”

    邓千秋道:“臣平日里都是游手好闲,都是几个皇子自学的。”

    殿中又是死一般的沉默。

    其实邓千秋说的是实话,他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天王老子来了,他也要诚实。

    毕竟,邓千秋平生最恨吹嘘浮夸的人。

    可邓千秋这话说出来,大家没有嘲笑,也没有相信,而是都看向刘智。

    刘智方才讽刺邓千秋游手好闲的话,迄今还让人记忆犹新。

    刘智脸色骤变,他觉得不可置信,可一时之间,又找不出哪里不对。

    这时,邓千秋笑着道:“刘公,不知晋王殿下背的好不好?”

    刘智沉默着,此时纵使他巧舌如簧,此时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朱元璋此时带着笑容,这下……心里舒坦了,三个儿子,连最不成器的,居然能将汉书倒背如流,世上还有什么事比得知自己的骨肉至亲有了长进更值得欣慰呢?

    见刘智不言,朱元璋倒是想起了什么,对呀,这汉书,朕也只看过一些,到底有没有背错,却还不知,便朝向刘智道:“邓卿家问你,你为何不答?”

    刘智只觉得如芒在背,想了想道:“陛下,没有错。”

    朱元璋大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