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朱㭎看了一眼邓千秋,心念一动,道:“本王问你,你说说看,我大明的心腹之患在哪儿?”

    邓千秋此时已知道,自己其实算是从鬼门关里走了出来,似乎这位皇子,对自己并没有恶感。

    只是一听这个题目,邓千秋顿时又警惕起来。

    大明的心腹大患?

    这个题目,显然不是邓千秋这么个小小亲军总旗的身份去回答的。

    怎么听着,像是有人考教朱棡的。

    邓千秋的猜测,倒是没有错,朱元璋对于儿子们的教育,最是上心,尤其是马皇后所生下来的这几个嫡子,比如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五人。

    而五个儿子之中,秦王与晋王最是顽劣,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朱元璋才将他们丢来了中都凤阳,

    本意自然是为了让他们在这凤阳老家好好改造,体会一下民间疾苦。

    当然,除了这些手段之外,朱元璋也会经常派人传旨,考教这几个儿子,通过儿子们的回答,来考察他们的才干。

    就在昨日,皇帝还有一份旨意送来,其中就给秦王和晋王出了这一道题,晋王朱㭎一看题,就直接傻了眼。

    因为他很清楚,这个题想要回答很容易,对于他的兄长太子朱标而言,最是贤明,自然有许多的答案,而对于秦王以及燕王而言,他们素来勇武,且素知兵法,他们的回答,必定是大明的心腹大患在漠北。

    其实晋王朱棡也想这样回答,历朝历代,心腹大患不都在北方嘛?

    问题就在于,他的兄弟们都这样答了,他再去答,就显然不出彩了!

    何况,他那父皇的性子,他是再清楚不过的,他父皇必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继续追问他为什么心腹大患在漠北,我大明又该如何应对,而这些回答,显然都是他那二哥和四弟的强项。

    朱棡此时可谓是绞尽脑汁,却实在想不出什么应对之策来。

    “嗯?说话啊,本王在考教你!”朱棡盛气凌人地看向此时一脸继续呆滞的邓千秋。

    邓千秋硬着头皮,看来若是不露一手,是没有办法蒙混过关了。

    于是他想了想,道:“艰难时代造就坚韧不拔的勇者,勇者开太平盛世;而太平盛世使人好逸恶劳,好逸恶劳的弱者又使天下重返艰难时代!”

    “……”

    “殿下,卑下答完了。”

    “……”

    “殿下……”

    朱棡脸色终于从微微震惊之中恢复过来,随即道:“你且等等。”

    说罢,一溜烟的,竟跑去了侧殿,一会儿功夫,便见他提着笔墨和一个速记的竹片嗖的一下冲出来,道:“来,你重新说,本王听。”

    邓千秋很是无语,却见朱棡索性直接趴在地上,拱着臀,舌尖点了点笔尖,随即啐了一口,口里道:“念。”

    邓千秋只好道:“艰难时代造就坚韧……”

    朱棡顿时挑了挑眉道:“且慢着,韧字怎么写?”

    邓千秋也愣住了,上辈子电脑打字习惯了,此时让他回答,他还真未必能答应得上来。

    朱棡便咬牙切齿道:“你这个不学无术的东西,本王考教你这样简单的事,你也不知?喂喂喂,去叫人,给本王写一个韧字来。”

    一通忙碌,朱棡总算是将这话记下,不知怎么的,他觉得这个答案,可能有用。

    将这句话抄完,朱棡才道:“嗯,你这回答,虽没有暗合本王的心意,却也算是得体。看来……你还是有才的,下去吧,好好用命。”

    邓千秋松了口气,便准备行礼告辞。

    其实他的回答,便是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