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一旁的胡惟庸,却是悄然端详着邓千秋,似在思索着什么。

    朱元璋沙哑地道:“这盐引代粮之策,朕来问问你,你是如何想出来的?”

    “啊……”邓千秋一愣。

    他心里直接咯噔了一下,莫不是那老兄……跑去禀告了皇帝,现在来秋后算账了?

    他依旧低垂着头,小心翼翼地道:“敢问至亲至爱之至圣明的陛下,这盐引代粮……咋啦?”

    朱元璋听到这至圣明三字,不由得一顿反胃,他只好微微皱眉道:“咋啦?当然是大军用了此策。”

    “啊……陛下……”邓千秋几乎发出了惨叫:“陛下,这和卑下无关啊,卑下只是胡说八道,谁晓得,竟有人丧尽天良,居然真去执行。陛下,我是无辜的,我才十三岁,我……我……”

    朱元璋一听丧尽天良四字,这满腔的喜色,顿时冲淡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七窍生烟。

    他声音更显嘶哑了,怒道:“你骂谁丧尽天良!”

    “我……我……”邓千秋一时无词。

    他是讲义气的……当然,人要有灵活的道德底线。

    看他不吭声,朱元璋的脸色倒是缓和了一点,便道:“不过此番徐达大军报捷,此战收获甚大,乃我大明立国以来第一场如此漂亮的大捷。此战,与粮草充裕不无关系,由此可见,这盐引代粮,实乃不可多得的谋国之策。献此策者,虽未临战阵,却也功不可没,此番论功,献策者当有一席之地。”

    邓千秋一听,心里震惊。

    他没想到,自己的一番话,居然导致了一场天大的功劳。

    不对,方才他好像……

    于是他低眉顺眼,咳嗽一声:“原来如此,陛下,这不算什么,卑下久食君禄,做的不过是微末的贡献,实在不值一提,不敢贪功。”

    一旁的胡惟庸已皱眉起来,他万万没想到,盐引代粮,居然是眼前这个小子想出来的。

    朱元璋冷冷一笑:“是吗?伱当然不敢贪功,方才你不是说了吗?这是丧尽天良之人……所为?”

    邓千秋懵了,不会吧,不会吧,朱元璋你这样小气?我特么的立下大功,你跟我玩文字游戏?

    堂堂九五之尊,开国皇帝,这样玩心眼是吧?

    邓千秋忙道:“卑下斗胆,恳请陛下,万万不可说臣之义兄丧尽天良,我与他虽是异父异母,却是至亲至爱至诚的兄弟,便是彼此两肋插刀,也绝无怨言。他有功劳,就是我的功劳,反之亦然。”

    朱元璋:“……”

    他狠狠地深吸一口气,才道:“朕问你,你如何可以确保,粮草可以供应及时,就靠盐引?”

    邓千秋想了想,道:“陛下,就靠盐引,盐引就是利益,因为有利可图,自然而然,这许多的商贾会不惜为了利益,趋之若鹜。”

    朱元璋听罢,却道:“可徐达的大军,深入大漠,且四处都可能有北元的残部袭扰,甚至连朝廷的粮道,也已断绝。那些商贾,还能在大漠中供粮?”

    邓千秋听罢,乐了,不过此时他心情轻松不少,于是低着头,小心翼翼地回答道:“陛下……深入大漠,供粮的难度很大。而贼军袭扰,难度又大大增加了几分,可越是如此,大家反而更加要供粮了。”

    朱元璋一愣,不解地道:“这是什么缘故?”

    邓千秋道:“越是困难,说明能供应粮食的人越多。供应的粮越少,就意味着分发出去的盐引越少。盐引供应越少,则意味着盐引的价值越高。盐引的价值越高,就意味着丰厚的利润。原先供粮,可能是一成两成的利润,而因为情势危急,供给量大大的降低,那么利润可能就变成了三倍、五倍,甚至是十倍。有这样的巨利,这商人们还不高兴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