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已远不如前。
其父原本官职并不显赫,因吕氏成为太子妃,才逐渐升迁,坐上了太常卿的位子。
太常寺掌管礼乐事务,属清闲官署。
因此,吕氏在朝中并无根基。
她无法像吕后那样,凭借家族势力,硬生生将亲子朱允炆推上太子之位。
成为太子妃后,吕氏内心始终忐忑不安,竭力表现得贤良淑德,深得朱标喜爱。
只因她深知,
无数人正觊觎这个位置,因朱标继承皇位已成定局,即便日后朱雄英继位,她仍能成为皇太后。
随后,一件令吕氏又惊又喜的事发生了。
洪武十五年五月,朱雄英不幸离世。
也是那时,野心的种子开始萌芽。
朱允熥年纪小于朱允炆,这正是她的机遇。
像她这样背景薄弱之人,唯有依靠母以子贵一条路。
只要朱允炆被册立为储君,她的太子妃之位便会坚如磐石。
故此,她自幼便亲自教导朱允炆,至少在皇上和太子那里赢得了认可。
然而,反对之声亦不在少数,其中以蓝玉为首,时常来东宫与朱允熥嬉戏。
他的意图不言自明。
在其影响下,朝中大批官员皆认为应立朱允熥为储,他们眼中,无人视朱允炆为朱标的嫡子。
十余年来,吕氏为此事日夜忧虑。
吕家势力薄弱,远不及常氏的背景,常遇春、蓝玉等武勋几乎一致支持朱允熥。
如今连与太子同母所生的燕王也发声表态,吕氏前所未有的感到无力。
晚餐时分,吕氏更是心神不宁。
“母亲,父亲有多久没和我们一起用膳了?”
朱允炆察觉到母亲的落寞,抬头问道。
“你父亲近日得了一件宝贝,据说若能顺利培育,普天之下百姓将不再受饥饿之苦,近期他正为此事忙碌。”
吕氏面带微笑,但神色中却透出一丝苦涩。
尽管名义上他们仍是夫妻,吕氏也曾多次对镜梳妆,自觉尚未到年老色衰之境。
可朱标已许久未与她行房。
其他妃嫔处也未见朱标身影,她方知太子确实在忙正事。
朱标性格温文尔雅,他的东宫,虽谈不上风平浪静,至少争宠之事不至于闹得沸沸扬扬。
平日无论多忙,他总会抽空陪伴妃子和孩子们聊聊天。
然而近来他却神神秘秘,常彻夜不归,不知在忙些什么。
这让吕氏心中又添几分忧虑。
她想助朱标一臂之力,却又无从下手。
“母亲,今日黄伴读有一封信让我转交您,我已经看过,但其中种种我不甚理解。”
朱允炆从衣袖中取出一封信。
吕氏疑惑地拆开,但刚瞥见第一句话,眼神便陡然一凝:
“娘娘,此事关乎立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