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年底了,家家户户都得囤肉过年,整个红星村都找不出几家养猪的,许瑶家算是一户。

    这年头自家养猪,也不能自宰自销许瑶上交到公社的食品厂去投售,刚买回来的小猪经过一年的饲养已经长得膘肥体壮,这里面少不了军子放学割猪的功劳。

    许老爷子向邻居借了推车,把猪绑在车上,推到公社里。

    公社有位姓马的老屠工,今年有五十来岁估猪重量都不用上称,只需要用手摸一摸脊梁、掀肚皮、捏猪膘,再对照着《生猪收购价目》参照表就能给出合理的收购价。

    许老爷子跟这位老马年轻时就认识,简单寒暄后,老马光是瞧了一眼板车上的猪就满脸赞叹:“老许,你家今年发大财了,这么肥的猪可少见!”

    许老爷子满脸骄傲,当初许瑶花大价钱买饲料养猪他还觉得心疼,现在看见自家猪,一对比明显比旁人家的粗壮了一圈,还得多亏了掺和饲料的功劳:“可不是,赶紧先给看看,这猪有多重,家里还等着拿肉过年呢。”

    老马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上手,估摸下来咂了咂嘴:“少见,我看得有二百四十斤,你这意思是要肉不要钱?”

    周围看热闹的也着实惊了一把,许老爷子腰杆挺得笔直:“对,过年了,一百斤肉咱上缴充在粮食指标里当公粮,剩下的家里分了,能过个好年。”

    当然这猪是许瑶花钱买的,大房和三房两家想吃肉肯定得花钱,总不能白捡现成的,许家老两口一碗水端得平,谁也不占谁便宜。

    从前许家只能碰运气挑一天好日子才能吃上一顿,现在自家养猪了,能分到现成的猪肉,家里几个孩子像是小蜜蜂似的,时不时跑出去看看肉拉回来了没有。

    大房二房虽然不是自家养的猪,但从赵春兰手里买肉肯定比供销社便宜许多,都盘算着今年该买多少肉合适。

    现在要按市场价一斤猪肉是七毛钱,赵春兰面儿薄不好开口,许老太早就出面定下了,每家就按一斤五毛的价格就行。

    可田秀娥心里不痛快,一斤五毛也不便宜,老许家又没分家,反正都是一家子人,还谈什么钱,这赵春兰真是钻到钱眼里了。

    刺别在心里不吐难受,田秀娥瞟了眼赵春兰:“二嫂,你家这猪怎么也得一百多斤吧,到时候一百斤得上缴,算下来怎么也得大几十斤,你一家怕吃不完,还不如赶紧处理了,省得时间久放坏了......”

    “吃不完不是还有咱们两家吗,我今年要得多,给我多分点儿!”赵春兰还没说话,刘英红就快言快语,她已经想好了反正不着急给许少伟娶媳妇,今年手里头有余钱,起码得买上三十斤肉,过两天许念回镇上的时候拿上十斤交到单位补肉票,剩下家里存二十斤。

    赵春兰剩的肉多,那正好,省得再跑去供销社补。

    “我不是这个意思......”田秀娥拉着脸嘀咕了一句。

    “那你是什么意思?说个话不能一次性说完,有半句没半句的真费劲儿。”

    刘英红皱眉看了田秀娥一眼,她就看不惯墨迹小性的人,偏田秀娥是两样全占了。

    “光你家要的多,我家还想多要点儿呢,你这人真是半分眼力见儿都没有。”

    “说话就说话,留半截叫人猜,还有理了,谁知道你是什么意思?”刘英红的大嗓门回得理直气壮。

    两人眼看就要吵起来了,赵春兰在中间赶紧劝。

    许瑶正为顺安日报的新一轮专题文章想切入方向,外面的吵嚷声搅得她没有一点思绪,忍无可忍起身走出门道:“别吵了,三婶的意思我知道,反正我家肉多的也吃不完,不如各家送上几斤,最好给他家多分几斤,是不是这个意思?”

    经这么一点,刘英红也反应过来,扭头瞧着田秀娥:“闹了半天你是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