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是很珍惜这段友谊的。

    两人一起去皮革厂把羊皮卖掉,又去银行存了钱就起程返回。

    这趟从京都回来,许瑶的腰包算是鼓起来了,但她也知道财不外露的道理,除了家里生活的固定开支,一分钱都不会多往出拿。

    挣的钱基本都存进银行,就连赵春兰都以为许瑶这趟跑空了,不仅没赚到钱还把之前赚的钱也赔进去了。

    虽然失落,但她更怕许瑶难过,特意安慰道:“没事儿的,瑶瑶,生意本来就是有赔有赚,你上次能赚上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这回有了经验,也别辛苦到处跑了,安心在家准备高考吧,咱们不求大富大贵,能有个稳定工作就行。”

    现在的铁饭碗确实是供不应求的香饽饽,就像是许念进了镇上的纺织厂,虽然只是个纺织女工,但外人一说起来都是许老大家闺女有本事进了纺织厂,领着固定工资。就连登门做媒的明显多了,更没有人再拿她前段失败的婚姻做谈资。

    在大多数人眼里里,有稳定收入就足够了,赵春兰也不例外。

    知道她这是误会了,许瑶还是耐心听完,点头道:“娘,我肯定会叫咱们过上好日子的,考试的事我也记挂着呢,你放心。”

    她把这个月的生活费交给赵春兰:“这些钱你拿着,正常开支就可以,不用特意节省。”

    不管怎么样,现在母女俩的生活比起过去已经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之前家里就靠大队分配的粮食生活。

    许强胜心情好还能拿回点儿额外的补贴,当生活开支,心情不好还得遭受他的拳打脚踢。

    自从许瑶当家后,家里就再没有缺衣少食的日子,不管赵春兰花的多或少,许瑶每个月给的固定的生活开支不会变,剩下的钱,她用来干什么都行,许瑶也不会管。

    赵春兰终于体会到生活顺心是什么感觉了,既然许瑶说叫她放心,那她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再不瞎操心。

    从京都回来许瑶也没闲着,扭头继续扎进小说创作中,因为是手写,难免要费时间,许瑶好不容易赶在四月底把初稿写出来,拿到镇上给廖红梅看。

    看到她来,廖红梅赶紧热情招待,她早就对许瑶的小说充满期待,拿到稿子现场就看起来,因为是专栏连载,故事的可读性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要在每一章结尾处留有勾子,吸引读者购买报纸继续阅读,这就很考验功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