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

    贾蓉回到宁府时已经到了掌灯时分,原本以为贾敬会在家等着看他默写出来的文章,问过管家之后才知道,贾敬自从早上朝之后就没有回家。

    贾蓉猜测,可能与近来传的李敏之将要起复一事有关。

    李敏之跟贾敬虽属同年,关系却不是那么好。

    亲兄弟还有反目的呢,更何况只是同年。

    况且二人一个是武勋之后,一个是寒门学子,天生就有矛盾。

    读书时期长难相互看不顺眼,后来同朝为官,二人有没有私下里起龌龊贾蓉不知道,但有一点,李敏之起复对贾敬来说不是个好消息。

    如今内阁有四人。

    内阁首辅叶高,内阁次辅温庭,另外两名内阁大臣分别是吴楠,孙晓业。

    都是太上皇时期的老阁臣。

    这两年随着文德皇帝位子逐渐稳固,朝中扩充内阁的声音日高。

    论资排辈,原本贾敬都是有些许把握的。

    但是这个李敏之,虽然辞官在家几年,资历依旧不比贾敬差多少,甚至为礼部尚书的时间比贾敬升兵部尚书还早好几年。

    若不是有叶相压着,现在早就是内阁阁臣了。

    却不知贾敬是如何想法。

    当然,这些朝堂上的事情暂时与他无关。

    想要‘妄议朝政’,起码也得有秀才功名。

    所以中了秀才之后,老师教的第一条规矩往往就是:禁止秀才妄议朝政!

    但是,几乎等同虚设。

    秀才们最喜欢的就是聚在一起‘妄议朝政’,加上这几年文社的兴起,更加了不得了,聚众议事已是常态,十几个身着斓衫方巾的秀才往衙门门口一站,县太爷也得头大如斗,低声下气的说话。

    “蓉哥儿,今儿考的如何呀?考官有没有当场点中你?”不知何时惜春拉住林黛玉来了贾蓉小书房这边。

    贾蓉刚刚默写完了考场上所做试卷,放下笔笑道:“没呢,这次都是糊名考的,能不能中要看三日后的放榜。”

    “呵,呵……”

    林黛玉轻轻笑了两声,上前拿过贾蓉的文章,先是一字一句的看了一遍,又笑道:“姑姑给你点评点评。”

    “首艺的破题不错,很有灵性,也不失了大气,给个一等。”

    “承题好像欠缺点了,没能把破题的意思延伸出去,只能给个二等。”

    “起将这句开的很好,精思妙义,抓住了全题,给下面的四比留下了很多空间,给个一等。”

    贾蓉听了一会儿,眼睛睁得大大的,吃惊道:“你,这是跟谁学的?”

    林黛玉放下文章抿嘴一笑,指了指桌上的一摞文章。

    贾蓉恍然。

    这些文章都是被点评过的,其中有西山书院的山长,教习等人的点评,也有贾敬点评,还有几份是林如海点评,李敏之点评的文章也在其中。

    这几天林黛玉怕是把这些都看遍了,所以才能信口胡诌,给他点评。

    贾蓉笑道:“你说的这些都是以前的了,我现在文章别的不说,承题部分是单独练习过的,已经能做到圆转不滞,承上启下,不给一等不合适的。”

    “哦。”林黛玉点着头笑道:“我看承题里的这一句‘夫所谓义战者,必其用天子之命也’为什么不加一句‘人之称斯师也,何义哉?’延伸出去呢?”

    “其实……也可以这么加,但是不加也没事,承题简练一些方便后面的起讲部分补充。”

    谁让她们学文章的!

    言辞这么犀利!

    林黛玉轻轻一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