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12月的《儿童文学》,发表的是夏天的《一颗钉子毁掉了一个国家》。

    就是马夫在给查理三世的战马替换马掌,少了一颗马掌钉栽了一个骑兵,栽了一个骑兵毁了一个部队,毁了一个部队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灭了一个国家。

    PS:我问大春看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大春说:怪不得骑兵被淘汰了,现在都开坦克了!

    大春虽然知道自己上杂志了,但这还是他第一次在印刷的杂志上看到自己的名字,连忙拿去给他妈看。

    没一会儿,哭丧着脸就回来了:“天儿,我说的不对吗?骑兵就是被淘汰了啊!现在都开坦克啊!”

    大春被他妈给收拾了~

    夏天点了点头:“你说的没错,以后少说点……”

    你看问题的角度和普通人不太一样!

    时间来到12月,这气温就开始非常明显的下降了。

    就算是夏天不怕冷,多少有点寒暑不侵的意思,但依然让夏妈套上了毛衣——自己出毛线,请春妈帮织的。

    虽然夏妈已经尽力尝试了,但最终也只织成了一个脖套。

    当时夏家全家都出力支持夏妈织毛衣——夏爸到处买毛线,夏天给撑线缠线球。

    就连咪咪都四脚朝天的躺着,四只脚撑着毛线团让夏妈舒服的织衣服。

    结果夏妈发现自己又织错了几针,一边拆一边数落咪咪:“就是你在一边捣乱,我才织错了!”

    咪咪被训,眼睛瞪的溜圆,四仰八叉脑袋一歪,死死的盯着夏妈:……我?!冒昧的家伙~

    有脖套已经很不错了!

    夏爸给夏妈一顿夸:你看这不还是有进步吗?

    那可不,当初俩人结婚,夏妈就想给夏爸织个毛衣,到现在夏天都十多岁了,连个马甲都没织出来。

    天气冷了,燕京的老百姓就开始准备过冬的燃料了。

    没别的,除了少数人会准备一些木头,大多数还是煤。

    夏爸带着夏天,又借来了倒骑驴,去宣武区煤球厂。那里的工人在生产煤球和蜂窝煤。

    用煤粉和黄土以一定比例混杂,加水和成泥,用手持的铁模子一扣,一个圆柱形带着很多蜂窝的蜂窝煤就成了。晾干了就能用了。

    抗烧,持久。很多家庭取暖和做饭都用它。

    一倒骑驴的蜂窝煤被爷俩运回来,摞在挡雪的墙角。夏妈在清扫院里的黑色煤灰。

    这时候的个人家基本没有集中供暖,一到冬天烧炉子就很埋汰。没办法。

    到了12月10日,很多人期盼已久的高考开始了——各地多有不同,还有20几号的。

    这年冬天,有570万名年龄介于13岁到37岁的应考者涌进考场,最终录取了27.3万人。

    由于准备仓促,印刷试卷的纸张不敷,总设计师亲自下令调用了印刷《MX》的纸张。

    对考生家庭出身条件的限制,也因总设计师而取消。但落实到基层还是有各种说法,没办法。

    这一届的高考题,因为运动十年,很多适龄的青年早就下乡多年,水平差很多。所以难度也降低了很多。

    因为人员的质量参差不齐,再加上为了弥补前几年的人才空缺,所以不少地方的题目都是以基础题为主。

    大概算是历年最简单了吧?

    但就算是这样,对于很多人来说,也非常难。

    这么说吧,地理考试问你燕京是夏天,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是什么季节?

    九成九的考生都不知道巴西利亚是什么地方,甚至连巴西这个国家都不知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