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在79年的第一天,米兰在夏天的笔记本上看到了一段话: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

    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狄更斯写于一百多年前的一段话,现在看来,恰似对这个时代的提前致敬。

    这个时代,它的每一寸进步,都来之不易。

    ——

    79年1月1日,夏天在自家的小彩电里看到了一个变化——央台正式使用C@C@TV台标。

    听说因为央台用了C@C@TV,所以北方春城就只能委屈一下,用C@TV了。

    时代的变迁如同天变云朵之幻变,你一直盯着它,它仿佛一动不动;但你稍稍走神,它已经是你不认识的模样了。

    ——

    “天儿,你吃了吗?”大春从墙头探出脑袋。

    “一起吃点?肉包子!”夏天将手里的报纸叠好,这是历史的痕迹。

    一听夏天说早上吃肉包子,大春一下就来劲儿了,蹭的窜上墙头,就跳了过来。

    早上蹭了夏天三个肉包子和两碗粥,然后两人出门。和眼镜小东约好了,先去新华书店看看。

    基本上每个月的1号,都是各个书店最热闹的时候,买书买刊物的队伍能排出几十米去!

    这年头的人,缺少精神食粮啊。

    饥渴,如饥似渴!

    排了半天,四人终于进了书店了。

    夏天四处打量,看看有没有什么新书出版。最后发现了一本《大众电影》!

    “这个是——”夏天将其拿起。

    杂志封面上是非常有年代感的,如同油画画质的剧照——

    下边写着《大河奔流》,主演:张金玲、刘衍利。

    (张金玲是80年代著名的“北影三朵花”之一,另两朵是刘xiao庆和李秀明。)

    “竟然是电影杂志?!”

    对于夏天来说,这《大众电影》是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作为一个干过影视自媒体和网大的半个从业者,对于这本早年间在国内举足轻重的专业杂志还是知道的。

    陌生的是在九十年代这杂志就没落了,自己是没有亲身经历它辉煌的时候。

    据说在《大众电影》最辉煌的时候,是检验女演员走红程度的杂志。

    杂志封面都是当时最受群众欢迎的电影明星,明星们的着装打扮也成为流行的风向标。

    没上过《大众电影》的封面,你不能说自己红了!

    没想到,竟然遇到了它的复刊号!

    翻看一看,霍,更不得了了~

    杂志内竟然还有茅盾先生书写的祝词,还刊登了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上官云珠追悼会通知。

    还有电影《祥lin嫂》和《哪吒闹海》的介绍。

    里面有国内国外最新的电影动态,经典电影介绍,还有和影迷的互动栏目“群众来信”。

    买下!

    而除了这一本《大众电影》复刊号,夏天还看到了一本《人民画报》,这是一本绘画刊物。

    这一期的《人民画报》封面竟然是个6岁小男孩。

    他叫阿西,是除了齐白石之外,唯一登上人民画报封面的画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