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乐意了。

    但是大臣们都说大明乃是天朝上国云云,就算以老朱那吝啬的性子,也还是妥协了。

    不过老朱心里不甘心,最终只能限制番邦朝贡的次数,规定各国朝贡的次数从两年到十年不等。

    后来老朱还弄出了一套,朝贡与否得大明准许。

    谁老实听话就准朝贡,不听话的不准朝贡。

    赵兴觉得老朱还是保守了,老朱是吝啬,但是后面的小朱们都很大方。

    到了朱棣这里,因为得位不正,为了营造一副万邦来朝的局面,放开了这方面的限制。

    给那些朝贡的国家,给的回礼远超任何朝代。

    不仅如此,相传郑和下西洋,除了为了寻找朱允炆,另一个目的就是让郑和宣扬大明,让那些国家来大明朝贡。

    按说大宋时期,靠着海贸赚的盆满钵满。

    大宋经济之所以繁荣,更多的还是海贸的缘故。

    郑和下西洋,肯定是赚钱的。

    结果每次去都是亏,根本原因就是赚的钱都拿去送礼了。

    在那些国家眼里,大明富裕有钱还大方,纷纷前来朝贡。

    如此一来,下西洋不仅亏损,回礼更是极大的增加了朝廷的负担。

    以至于朱棣死后,下西洋就被叫停了。

    赵兴可没那么大方,什么万邦来朝他根本不在乎。

    只要实力强,自然能万邦来朝。

    反之,只会让那些人见识到大宋的富庶。

    强盛的时候还好,等虚弱之时,谁都想来咬一口。

    这些国家看到大宋回礼多,送的礼物越来越多。

    赵兴已经打算好了,这次回礼,每国送些御用瓷器和丝绸茶叶什么的就行了,数量还不能太多。

    御用的价值可不能用市价衡量,物以稀为贵嘛。

    什么,你说大宋是天朝上国,回这点礼少了?

    开玩笑,朕送的都是无价之宝,只有皇家才能用,赏赐给你们那是恩德。

    就连朝中那些大臣都没办法说什么。

    难道说皇家御用的价值高归高,但是更多的是象征价值,实际价值没那么高?

    开玩笑,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谁敢说这话。

    不过那些国家要是把他的回礼好生珍藏,放个上千年,到那个时候确实是无价之宝了。

    赵兴不是个大方的人,这次时间仓促就算了。

    以后干脆让人专门特制一些,任何东西只要泛滥,一样不值钱。

    各国使臣并不知赵兴所想,看到赵兴看着他们的礼单,脸上笑容灿烂,他们也笑的很开心。

    大宋皇帝满意他们的礼物,给的回礼就越是丰厚。

    而且汉人王朝还有个潜规则,新君继位后,第一次回礼给的都会更多。

    毕竟皇帝继位还要大赦天下呢。

    只是等他们收到大宋的回礼,看到只有一套瓷器和几匹布匹还有几盒茶叶,就高兴不起来了。

    特别是赵兴还派大臣告诉他们,朕完全是为你们考虑,担心你们携带麻烦,特意赏赐了价格昂贵,却又数量不多,减少你们回去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