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非议就会像被搅起来的池塘底的陈年污泥,一股又一股地翻涌个不停。

    然而想法很美好。

    实际执行的效果与预想中有些小偏差。

    就是在砸了不少钱把剧评送上各大报纸主要版面后,在舆论场上好像一点水花都没溅起来。

    根本没多少人在意这些发表在传统纸媒上的文章。

    报纸,在魔视和社交圈诞生后的短短一年多时间里,迅速失去其作为主流媒体渠道的地位。

    尤其是在那个专门用来刷社交圈的手机诞生后。

    在此之前纸媒影响力还能叫下滑,手机一出来,那就是下坠。

    能用得起手机的人,基本都不离手,一有什么新闻,社交圈里的反馈可比报纸上写文章快多了。

    至于用不起手机的那些人,他们也不怎么看报纸。

    图尔特爵士作为会长,早就有带领评论家进军网络的想法。

    但因为网络是由卓戈集团开发的,这是个公会里不太愿意提的组织,进军网络计划在理事会投票环节被否决。

    大家的想法是,让评论家们去网络上写内容,岂不是给敌人做贡献。

    这就是所谓的大组织的“惯性”。

    一切新事物都很难被推行下去。

    安排去闹事的假观众则更惨,基本都是哭着回来退钱的。

    更有不少直接被对方收编了,转头到戏剧公会旗下的剧院闹事。

    在惯用的手段都失效后,戏剧公会僵住了,没见过这种情况。

    此时一位理事提出一个方案,要不先宣称什么事都没发生。

    就一部悬疑剧而已,再火能有多大影响力,只有一个剧团在演罢了。

    大陆巡演都要好几年,到时候热度早已过去,对戏剧公会产生不了威胁。

    他们还能一直拿出那样的剧作?

    骗谁呢!

    最后还是戏剧公会一家独大。

    这个冷处理计划获得理事会成员的一致好评。

    直到今天。

    “都看到伪戏剧公会的公告了吗?”图尔特爵士嗓音沙哑地问。

    在戏剧公会的地盘,嘉琳娜爷爷的组织肯定不能带个“新”的前缀。

    “看到了。”众人纷纷回答。

    这则公告可以说是近期文艺界最大的新闻。

    新戏剧公会公开招募,欢迎所有剧团加入。

    任何加入的剧团,都可以在首年内免授权费排演公会提供的剧本。

    现在他们的影响力就远不止局限于一个剧团了。

    而且在首年之后剧本授权也只用分成,不用仔细计算也能看出比戏剧公会的授权费低很多。

    对比之下,让戏剧公会显得很像一家黑心工厂。

    “说说吧,该怎么办。”图尔特爵士问在场的各位。

    “我有一个拙见,”还是那位提出过冷处理计划的理事,“他们现在只有《控方证人》一个剧本,不能保证后续剧本的创作水平,毕竟知名剧作家都站在我们一方。

    “所以伪戏剧公会现在很张扬,不代表我们应该采取行动。”

    如果这位理事能见到汉弗莱爵士,他们一定很聊得来。

    他发言结束,不少人点头附和。

    什么都不做,就是什么都不会错,万一做错,谁来承担责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在座的大多数年龄不低,戏剧公会带来的收益能撑到他们退场那天就行,至于以后怎么样,就不由他们操心了。

    “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