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得出的结论。

    那里开辟了一个戏剧相关的新版块。

    可以预见的趋势,资料库将会成为观众判断一部作品值不值得看的重要标准。

    而现在里面只有观众打分,缺少专业性强的评价。

    这正是他们擅长的。

    图尔特爵士向理事会成员们详细介绍了他的计划。

    让评论家们集体在网络上发布内容,通过他们的专业优势,建立一个与资料库中观众评分不同的评价体系。

    要让以后的人们在讨论一部作品是否优秀时,一定把观众评分和专业评分作为两个重要指标。

    如此一来,创作者们为了获得好评,就必须与戏剧公会打好关系。

    再把原来的戏剧公会年度作品奖,扩展成年度作品奖,为一年内的所有影视戏剧评奖。

    这个奖项将会是大众最认可,从业者们都追求的最高荣誉。

    有评奖,就又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戏剧公会从此由一个运营剧团的组织,转型成评价剧团的组织。

    至于苦哈哈地创作,排练,巡演,这些吃力不讨好的活,就送给新公会吧。

    他们要赚更容易的钱。

    而实现这个计划的前提就是话语权,一定要掌握评价的话语权。

    听完他的描述,副会长不太确定地问:“那我们现在要赞扬《控方证人》?”

    “当然不是!”图尔特爵士激动地说。

    “我们要更强烈,更彻底地抨击这部作品,我们的评论家要在网络上驳倒那些赞扬这部作品的人。

    “我们要驯化观众!”

    他神态有些魔怔地说出如果被观众听到能保证他身败名裂的狂言。

    “普通人是没有分辨能力的,他们需要精英的领导,我们来做那个精英,要让他们追求我们的审美,认可我们的标准。

    “只有这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彻底掌握评价戏剧的话语权,不!不只是戏剧,是对所有类型文艺作品的话语权。”

    在图尔特爵士的构想里,戏剧公会已经转型成文艺评价的绝对霸权帝国。

    就像在纸媒上实现的那样。

    不过更权威,更有影响力。

    他将作为这个帝国的统领,手握分发奖项,引导审美,控制作品风评的至高权力。

    从来没有想过,也许观众们会产生自己的判断,而与观众喜好对立的过程,就是公信力逐渐消磨的过程,直至彻底崩塌。

    同时一头好事的红龙,一定会给这个崩塌的过程,小小地加个速。

    自负让他忽视了风险。

    “这么做,真的能行吗?我担心会激起大众的反抗情绪。”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秘书,负责地说出他的担忧。

    不过心里已经开始谋划下家了。

    “当然能行,也必须能行。”

    别人恐惧他贪婪,图尔特爵士语气肯定地说。

    “如果没有更好的方案的话,现在就开始行动吧,时间不等人,朋友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