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他们还是无法和电商平台搞得太僵。

    说一千道一万。

    人家电商平台掌握着终端,稍微整点幺蛾子,就能影响商户对快递企业的选择。

    想要硬气一些,就得掌握终端客户,就得有一个自有平台。

    “你想没想过自己做个平台呢?”

    卫筱点头:“想过,也做过,不成功,总要狗币要害本宫。”

    类似的手段卫筱也不是没有考虑过。

    几年前顺风就推出过自己的购物平台。

    接着自家的物流优势,主要侧重于生鲜这些对时效要求贼高的产品。

    但当时竞争太过激烈。

    几家电商平台都像疯了一样撒补贴。

    顺风上下一合计,看似小小的电商,实则比实业还烧钱。

    一不小心,所有投入会变成一地鸡毛。

    一样的钱投入运力建设,再不济最后还能剩下几架飞机。

    于是自有平台尝试一段时间之后也就搁置下来了。

    不过。

    陈晨觉得今是不同往日。

    “以前不成功,不一定现在也不成功,正好借着和小时达这一波,营销基础有了,不妨再试一试。”

    “可小时达用火箭送快递,可靠性是个问题。”

    陈晨轻声道:“重要的不是用什么送快递,重要的是小时达,妙音已经开始宣传了,这些流量不蹭白不蹭。”

    妙音的推广已经进入了第二轮,全网到处都充斥着妙音的软文。

    【妙音携手顺风,强势杀入快递4.0】

    【感谢妙音送来的大火箭】

    【火箭送快递,全球小时达,大型纪录片正在播出】

    第二轮推广请的都是一些营销号,不管是哪个平台,都能刷到一些。

    传播形式大多都是以改搞乐子和抽象为主,因此完播率很出色,消除了用户的陌生感。

    当然,这也只是第二波的初始阶段。

    随着用户越来越熟知,后面的推广就是无差别投放了。

    每个视频的右下角清楚的标明了推广,量也比之前一个阶段指数级提升,主打一个洗脑。

    可经过前几轮的营销铺垫之后,用户对于这种铺天盖地的影响流也并不反感。

    这天中午。

    蒋坤拿着第三波推广的方案来到了徐闯的办公室。

    “第二轮推广已经达到了预期效果,我们陈总那边发射已经提上了日程,所以接下来几波是流量的关键。”

    有前几波的成功经验,徐闯对于蒋坤的水平很放心:“流量这块有蒋总监你拿捏,我是完全放心的。”

    “那这个方案就定了。”

    “定吧。”

    刚开始的营销妙音这边还参与了点,后来发现人家蒋坤的方案流量更大,徐闯索性让朱经理做了副手。

    他还有点小感慨,陈总是敞亮人。

    营销这块本来是妙音负主责的,人陈总主动提供帮助,主动让自己的总监常驻妙音,大爱无疆。

    直到最后一波营销铺开,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洗脑sloga。

    买生鲜上妙音,顺风小时达。

    买手机上妙音,顺风小时达。

    买电器上妙音,顺风小时达。

    “……”

    洗脑是够洗脑,但徐闯心说好像不太对。

    看似两家公司平分slogan,客户最后最后记住的只有顺风小时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