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声:“您放心吧,我定会将数目算好,绝不会出错。”

    两个人正说着话,就听到门板被敲了几下,然后一个体态圆润的妇人走进来。

    妇人三十几岁年纪,长了一双弯月般的眼睛,看起来格外和善。

    “我是西市卖桐皮面的,”妇人道,“从街头数第三家孙记就是了。”

    妇人这样一说,杨家郎妇登时想起来:“怪不得看着面善。”

    听到桐皮面,陈平下意识地吞咽快了些,好像嘴里塞的不是饼子,而是……浓香的面条。

    郑氏也跟着道:“娘子过来是想要订水?”她心里跟着一动,有些猜测呼之欲出。

    “不是,”孙氏笑容加重几分,“我就是听说你们铺子烧水用的是藕炭,便来问问,你家的藕炭卖不卖?”

    孙氏开桐皮面铺子许久了,煮水煮面,用多少炭火,能赚多少银钱,她脑子里格外清楚,当听说水铺热水两桶一文钱时,就觉得奇怪,为何热水能卖那么便宜?

    水铺子不可能做赔本的买卖。

    所以当别人都盯着热水能不能卖的出去时,她却已经在琢磨水铺用的是什么炭火了。

    毕竟这与她的生计相关。

    郑氏的猜测被印证,她压制着心头的欢喜,点点头道:“卖,我们家的藕炭一斤三文钱,不过……”

    郑氏指了指自家炉灶:“换成我们铺子的炉灶,烧的会更好些。”

    孙氏扬起眉毛:“炉灶还有讲究?”

    郑氏笑道:“不过你也不用担忧,若是能定五百斤藕炭,东家会吩咐人给你砌灶,不收银钱。”

    孙氏想到了些什么:“是不是过阵子藕炭也要涨价钱?”

    郑氏摇头:“今年冬日便是这样,至于明年如何,还要看做藕炭的东西会不会涨价,但东家说了,再贵也贵不过寻常木炭,我们这藕炭却比寻常木炭好烧多了。”

    说到这里她特意顿了顿:“不花银钱砌灶的事,倒只是今年有,明年想让我们帮忙砌灶,东家就要另收银钱了。”

    这哪里是开水铺,这就是个钩子,将大家的目光引过来,然后处处都是新奇的东西。

    藕炭,藕炭用的炉灶,哪个都是一笔买卖。

    藕炭用的炉灶,杨家今年砌的多了,明年旁人想用,自然还会想到杨家,哪里还有别人的份儿?

    可别小看砌炉灶,那也要赚不少银钱的。

    “你们东家可真会做买卖,”孙氏不禁道,“那我今晚能不能先买十斤藕炭?”

    寻常炉灶也能烧藕炭,也能试出藕炭到底好不好用,若是真的好,五百斤藕炭而已,算得了什么?

    郑氏道:“我这就给娘子取来。”

    送走了孙氏,郑氏几个将门锁好,这才结伴往陈窑村走去。

    杨家郎妇也提着灯笼往家中走,脑海中都是孙氏拿走藕炭时的模样。怀中是厚厚的账目,眼前是一条大道,即便冒着风雪,她也不觉得冷。

    郎妇一路疾行,进了永安坊踏入杨家祖宅,刚想松口气,就瞧见几个人凑在不远处。

    “又来一个,问问她。”

    郎妇吓了一跳,直到那些人走近了,她才发现是杨氏族人。

    郎妇道:“你们这是做什么?”

    杨氏族人上前一步:“你有没有带账目?拿来给我们瞧瞧。”

    郎妇下意识地捂住了怀中的账目:“那怎么行,这是大娘子的买卖,账目也只能大娘子看。”

    杨氏族人今天碰了一鼻子灰,愈发没有耐心:“什么大娘子?别看水铺有了些起色,就不将族人放在眼里,这个家还轮不到她说话,过阵子二老太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