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他不得不感慨一句:老妈的基因真是强啊!

    这要是搁他去拍电影,就没捞什子高仓健什么事了。

    电影《追捕》他也看过,还反复看过好几次,稀松平常得紧,不知道对方为什么这年头在国内那么受欢迎?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硬汉柔情,物以稀为贵?

    皮相满意,17岁长到178在南方也不算矮了,就是营养不足,那磕碜的几根排骨,让他瘆得慌。

    小鱼小虾不用处理,可以直接下锅;泥鳅需要静养几天把泥巴沙子吐出来。

    而大一点的石爬子和鲫鱼鲤鱼之类的,得用竹签挑干净内脏。

    至于后世能卖个好价钱的河蟹,嗨!这玩意儿这年头太多了些,都是拿来做肥料的。除非特别口馋才会去吃上几只。

    五斤半鱼虾看着虽多,但在李恒、李建国、田晓娥和张志勇的麻利手脚下,还是肉眼可见的见底了。

    就在四人一边聊磕,一边处理杂鱼时,马路对面直直过来一中年男人,陈高远。

    披麻戴孝的陈高远进门就给李建国和田晓娥夫妻俩跪下了,说家母过了,请两口子帮忙。

    下跪是本地习俗,但凡哪家有人过世的话,孝子就会头披白布,挨家挨户请人帮忙。

    上湾村大约有3000口人,抛开陈家开挂的一家子,李建国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见过世面,办事有章法。

    由于这个原因,这些年村里每逢红白喜事,大伙都习惯性第一个登门喊他,让他去做“都管”。

    都管,顾名思义,就是一切都要管的意思。

    红白喜事花多少钱,喊哪些邻居来帮忙,安排哪个邻居做什么事,流水席几个碗,上哪些菜,包括各种采买和喊道师进场,全是都管替主家操办。

    这种活一般人做不来。

    而李建国口才出众、能力强、人脉广,处事公道,老少爷们都比较信服他,是“都管”不二人选。

    甚至好多人开玩笑说,李建国被开除的好哇,自打老村长去世后,村里就少这么一个能担大事的人儿了。

    李建国赶忙丢掉手里的石爬子,双手扶起陈高远,安慰道:“高远,请节哀!我换身衣服就过来。”

    陈高远顺势起身,对田闰娥说:“嫂子,你手艺好,等会的晚餐就麻烦你帮着张罗了。”

    主家有老人过了,孝子贤孙有一大堆事等着忙活,端茶做饭一般都是邻里帮闲。

    自打陈高远媳妇拒绝了两家结为姻亲后,两家虽然只隔一条马路,但她有半年没去过陈家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陈李两家媳妇如今正黑面呢。

    想着要踏足陈家,田晓娥内里十分别扭,心头有一万个不愿意。

    可死者为大,何况有身份有名望的陈高远都亲自登门开口了,又不好拒绝,不然传出去她会落一个“小肚鸡肠”的名声。

    权衡一番,田晓娥最终还是答应了,温温地说:“好,我去拿挂鞭炮。”

    老思想作怪,登门去死者家,必须得放一挂鞭炮,这叫看活。算是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

    不过鞭炮可大可小,也可以十多二十人一起进门,这没人计较。不讲究,横竖费不了几个钱。

    等李建国和田晓娥离开堂屋,陈高远的视线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李恒身上。

    对这个把自己大女儿哄上床的男娃,他没有像家里女人那般反应激烈,但心情也相当复杂。

    东窗事发后,他曾找机会偷偷问过大女儿:“子衿,你和李恒是怎么一回事?”

    当时陈子矜脸红红地低个头,替李恒求情:“爸,我是自愿的,你不要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