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所言何事?”

    “我看郡府下令将城中的秦人集合起来另立一军,放弃了对吾等楚人的监视。这有些不寻常,难道他们就不怕吾等起事吗?”张耳面带疑惑。

    陈县楚人之所以没有像铚县、苦县等地一样响应城外义军,正是因为城中秦人的存在。这些秦人全副武装,分驻各里,严密监视着楚人黔首。一旦有人露出起事的苗头,这些秦人兵卒就能及时发现,并前往镇压。

    前段时间,就有几个躁动的楚人豪杰被杀,并有家族被诛灭,使得城内楚人噤若寒蝉,不敢轻举妄动。

    可以说这些秦人就是确保陈县内部不乱的决定性力量,如今郡府将这些秦人抽调起来,几乎是放弃了对楚人的监视。

    这种反常的行为,让张耳百思不得其解。

    陈馀一怔,笑道:“张君担心的是这个呀。以我之见多半是城头战事吃紧,城外义军足有数万人,这连续两日的猛攻下来,城内抵挡不住,抽调秦人支援也是正常。如今郡府调秦人为军,放弃了对城中管控,正是吾等起事的好机会,张君该高兴才是,无需疑虑。”

    “阿馀终究年轻了些。”

    张耳摇头道:“昔日我为外黄令,曾领兵抵挡过秦人攻城,知道守城远比攻城容易。这两日战事,你别看外面义军攻势猛烈,实际上城中损失远小于城外。之前郡府征兵四五千,这两日的死伤不可能超过一千,尚未到动用这支秦卒的时候。所以我怀疑郡府将秦卒收拢,是为了……”

    钓鱼。

    张耳没有说完,陈馀已明白过来。

    他打了个寒颤,问道:“张君是说郡府故意将秦人抽调走,就是为了引诱吾等起事,然后再一网打尽?”

    “然也。秦人狡诈,此事不得不防。吾等此时万不可轻举妄动。应该再多等几日,等到城中防守吃力,真正动用那支秦卒上城守卫的时候,才是吾等举义的时机。”张耳低语:“吾等在此隐姓埋名等了十多年,也不差这几日。”

    事出反常,必有问题。

    十几年的躲藏生涯,早已让张耳变得谨慎持重。

    ……

    陈县深处,舒氏府宅。

    郡司马舒勋与一双儿女聚在密室中。

    舒欣当先开口道:“算算时间,母亲与弟弟已抵达项县,彼处有吾舒氏姻亲护佑,定无大碍,父亲无需忧虑。”

    “那就好。”

    舒勋点了点头。

    对一个有着古老传承的家族来说,鸡蛋是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

    在义军兵临陈县前,舒勋便让妻子带着未成年的儿女南下项县暂避。

    最后是西入南阳,还是返回陈县,都要看接下来的形势变化。

    这样不管哪方面出现意外,都可让舒氏血脉得以保留。

    至于舒欣兄妹,则是因为与吴广有旧,选择留了下来。

    “尹忠已听了我的话,将城中秦人聚成一军,屯于城北。”

    舒勋笑着开口,说出了一个好消息。

    舒欣闻言大喜道:“太好了,没了那些秦人监视,吾舒氏举义就容易多了!”

    舒氏担任郡司马的职务,在陈县有一定的调兵权利,但并不代表就能指挥所有的军队。

    首先郡中与舒勋同级的就还有骑司马。

    往下则有郡发弩、郡轻车等武官,这些武吏各司其职,并非全受舒勋调遣。

    特别是城里的秦人军队,因为性质特殊,是由郡守、郡尉直接统领。

    郡守、郡尉不在,那么按照秦制,由郡丞尹忠来代行郡守职务,拥有调兵之权。

    故而舒勋才会向尹忠建言,直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