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田中安野先发制人,飞身对准霍元甲面门一刀。霍元甲不闪不让,待拳到面门数寸,突然发招。他撤步绞棍格挡,轻身疾退,又使云扫棍压打下盘,田中安野不料他来势如此之快,连退三步,霍元甲也不追赶,双方各退一步,各自定神。

    再起惊雷,霍元甲棍招全取攻势,一手持梢节,一手持中节,第三节作游离节法,一招甫发,次招又到,刻不容缓,少林棍法大蟒翻身,直取田中安野面门,兵刃交接,棍花舞作银蛇乱舞,叮叮当当,田中安野险拆十多招。

    “精彩、精彩!”

    夏梦妙目烁光,脸前刀光剑影,杀气腾腾,一行行文字读起来酣畅淋漓,甚至有种在看《书剑恩仇录》的感觉。

    “这人肯定是个写武侠的老手!”

    她接着往下读去:

    霍元甲深自收敛,天下滔滔,杀不胜杀,是以出手之际,颇加容让,变三节为两节,两节为一节,短棍格挡,田中安野“崩”刀一挂,“横”刀一闩,金星乱迸,霍元甲身法奇快,也不还招,一声不作,冷不防的扑上前去,“少林棍法,青龙出水!”

    此招似乎轻飘无力,可虚虚实实,柔中带刚,一临近身就骈指似铁,只消稍加劲力,田中安野便得筋碎骨断,立时毙命。他一头细汗,急忙双持刀柄,身形一矮,使出招式“袈裟斩”,堪堪接下,喉结一滚,棍风飒然,已沾他前襟

    整个故事写的行云流水,快意恩仇,家国情怀,夏梦看的是酣畅淋漓、热血沸腾。

    这故事哪里写的是霍元甲,分明是写了四个字——自强不息!

    习武不求技压群雄,只为自强不息。

    这真是:以笔锋勾勒国术,以侠义书写国魂!

    “真好!写的真好!”

    “立意这么宏伟,这样的故事该被更多人看到才对!”

    夏梦捧着这期月刊,在屋里来回踱步,却无一人能道她心中之振奋。

    若不是商业压力太大,开支吃紧,她真想把这部《霍元甲》给拍摄成影片。

    思来想去,想到一个人。

    她当即托人订购从去年11月刊到今年4月刊的全部《故事会》,再附信一封,一齐给香港那边一位友人送去。

    听闻他最近也在琢磨拍摄《霍元甲》的事情。

    香港丽的电视台,这是香港的第一家电视台,也是后来的ATV亚视。

    徐小明1973年加入丽的电视台,他自幼习武,会演戏,会编剧,能当导演,还能当武指,甚至会唱歌,拿了金曲奖,业界有言道:“导演里数他会唱,歌手里数他能打。”

    此刻,他正和几名编剧,坐在会议室商讨《大侠霍元甲》的剧本。

    《大侠霍元甲》早就被提上过拍摄日程,1971年李小龙回香港,签了两部片约,一部叫《唐山大兄》,一部便是《大侠霍元甲》。

    可惜罗维和倪匡想重写剧本,不再以霍元甲的事迹为故事蓝本,而是根据李小龙自身的特点,创造一个虚构的新英雄。

    《精武门》算是成功,但李小龙并不满意,还和导演罗维吵架,看过就知道了,全片陈真看起来呆头呆脑,影片也没什么层次,平铺直叙,其实也反映出导演罗维执导水平有限。

    “这个梗概写的不行,完全不像是霍元甲。”

    “不像?霍元甲这个人物存在都有争议,到底从何角度下笔?”

    “这个人我研究过,武术界有人说在上海见过,也有人说是民间流传。”

    “不如还是跟倪匡一样,换成陈真?”

    徐小明满脸凝重,几位编剧也争执不休,商讨着剧本如何设计。

    “徐先生,有人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