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就像有多少人会知道,成为先锋和标杆那按手印村子,四十年里就从没富过。

    再者又说,革大婶被欺负这件事本就是真的,他只不过稍微夸大了那么一丢丢。

    回到招待所,又听说有人来打听过许非,还是《湖南日报》报社的人,想请许非做特约评论员。

    特约评论员简称评论员,通常受媒体之邀发布评论意见,这些人大多来自该媒体之外,撰写文章给报社表达观点。

    “看电影、看电影,镇里请了放映员今天晚上放电影!”二佬的演员石磊在食堂来回穿梭。

    “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我一听着这消息,脚都没停一步,一口气跑了5里地,着急回来通知你们,生怕迟了。”

    “有心了,小石头。”江弦拍拍他的肩膀。

    石磊现在真是美男子,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后面就长残了。

    他拍《边城》时候,凌子风嫌他瘦弱,长相不够有男子气概,后来就淡出了演艺圈,几十年后,电影里曾经端正帅气的少年,在岁月这把杀猪刀下膘肥体壮,跟特么岳云鹏似的。

    得知能看电影,《边城》剧组的人兴奋坏了。

    不知不觉,已经在这穷乡僻壤生活一个多月,没啥娱乐方式,全靠本不知从哪来的《故事会》解闷,看场电影,那可真是尝口鲜了。

    也不知道因为虚,还是因为天气热,一顿饭吃的江弦满头大汗。

    回到招待所门口,刚好撞上朱琳。

    “你怎么现在才回来?”

    “我完活又上革大婶那儿帮了会忙,她现在生意真好,多亏了《湖南日报》那篇文章。”

    “朱琳同志卖米豆腐,那不就是豆腐西施?”

    “少贫。”朱琳打他胳膊一下,眼角弯弯,捂着薄唇轻笑。

    “告你个好消息,我刚从镇上打探来的。”

    朱琳一听,颇感好奇,“什么消息?”

    “镇上今天晚上要放电影。”

    “太好了!我好久之前就想看电影了。”

    “我就知道你爱看电影,一听着这消息,脚都没停一步,一口气跑了5里地,就为了赶回招待所赶紧告诉伱,生怕迟了。”

    啊?

    朱琳惊到了。

    难怪他满头大汗,白衬衫前襟、背后全都被浸湿了。

    妹子杏眸一眨一眨,感动的半天说不出话,呢喃着问:“要不你把衣服换下来,我抽空帮你洗一洗?”

    “咳咳,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

    夜幕降临,剧组得了消息的小伙伴们一起赶去,幕布前人头攒动,河里撑满了船,还有人早早用粉笔或石块占位。

    放映员一般是俩人搭伙轮着干,一个放电影,另一个上家里吃菜喝酒。

    放映机打出的光束在白色的幕布上变成了影像,江弦他们到的时候刚好放完一部片子。

    有细心的可能知道,这会儿看的胶片式电影,银幕右上角总时不时出一个或两个白圈。

    这不是电影胶片有问题,其实是提示放映员的信号,意思这盘胶片快放到尾了,该换下一盘了。

    “列宁在1918。”朱琳准确喊出了新放映的电影名字,还学了句瓦西里的经典台词:“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中国人对这部电影有着深厚的感情,毕竟这可是在嗡嗡嗡时期也不禁止放映的外国电影,还有一部是《列宁在十月》。

    有意思的是,这部风靡中国的电影,在毛熊自己那儿反而是不允许播放的禁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