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农人来讲,还有诸多农活要干,白薯、大豆、萝卜、柿子、白菜等等都要收或者将要收,惬意还要再等等。

    对于唐植桐来说,今儿是劳动的一天。

    来到学校后才知道,周老师临时让罗志平通知大家,今儿劳动,学院里要建游泳池了!

    同学们对此兴致很高,唐植桐则只是表现得兴致很高,其实内心多少有些意见,泳池建好了能用几回?给谁用?免费还是收费?

    然而,胳膊拧不过大腿,唐植桐自认是一块砖,学院让干啥就干啥。

    建泳池得有建筑材料,而建筑材料采用就近取材的原则。

    也不知道学院怎么跟相关部门协商的,同意邮电学院拆城墙上的城砖用。

    其实不止邮电学院这么搞,早在去年的时候,四九城某高铁厂就是用城墙上的旧砖兴建起来的。

    从今年开始,零星的拆除城墙行动,变成大规模的群众运动。

    拆城墙是勤俭节约的象征,也成了光荣的劳动,更是时尚潮流。

    拆城墙的盛况可以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来形容。

    不少居民上班之前拆一块,吃饭之前拆一块,睡觉之前还要拆一块。

    邻里之间的问候语可能就是:今天,你拆了吗?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只要够勤快,完全可以用城砖盖个小房子、搭个狗窝啥的。

    当然,截止到今年为止,被拆完的只有外城城墙,内城城墙只是小范围拆除,大部分还是健在的。

    为了保住内城城墙,某人在几年后会一如既往的据理力争:“拆掉BJ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BJ的一段城墙,就像割掉我的一层皮!”

    所用理由已经不仅仅是文化、遗产,也有耗费的人力物力的数据。

    内城城墙内心是“灰土”筑成,几百年的灰土坚硬如同岩石,拆除费时费力,而且体积颇大,预估有1200万吨,据其推算,用20节车皮运输,需要用85年才能运完。

    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在群众的支持下,这些灰土不足五年就被夷为平地。

    邮电学院被允许开采的是西直门北侧的城墙,同学们去附近百姓家借地排车、小推车,有人负责拆,有人负责推到学校,实在没车子的,就一人扛一块,慢慢往学院里运。

    城墙的城砖与唐植桐从新火车站兴建时拆迁的住户砖不同,城砖一块有五十来斤,小车推个四块,肩扛也就一块,还得走走停停的。唐植桐没有推车,也没有用肩扛,而是选择用自行车推,一次推一块,不累,而且比其他同学效率高不少。

    要知道这年头百姓家的地排车、小推车绝大多数都是用的木轮,推起来特别吃力。

    对于这种重体力劳动,学院里也没吝啬,对参加劳动的同学包饭。

    同学们积极性那叫一个高涨,犹如**,在拆城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发不可收拾。

    唐植桐上午运了四趟,下午运了两趟,远高于其他同学。

    最后一趟回来的时候,唐植桐找到罗志平,说自己下午有事,要早走一会。

    罗志平当然同意,只是为唐老师吃不到包饭而惋惜……

    虽然定量紧张,但唐植桐是不太稀罕那顿饭的,悄么么的骑着自行车往南而去。

    在快到北图的时候,唐植桐将火锅和颜雄飞送的包薅出来挂在车上,绑火锅还是用的摊主送的那根草绳。

    将东西都拎到小王同学办公室,小王同学一看到丈夫那灰头土脸的样子,立马心疼的嫌弃道:“哎呀,你这是钻土堆里打滚了?”

    “学院里张罗着建游泳池,我要是早知道今天搬砖,就直接请假不去了。”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