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惨烈的厮杀。

    道理很简单,在张贺度意外身死而麻秋则生死未卜的形势下,意识到投晋乃是一条出路的并不止一群人。单于台内麻秋的心腹在生起这个念头的时候,单于台外那些守卒们同样也在极短的时间内有此领悟。

    但若要投敌,可不只是束手待擒那么简单,这些守卒们也希望能够有义举事功稍作傍身,同时也是要取信于城外的晋军。

    此前乱战中被抛出的张贺度首级早已经不知所踪,或者已经被某个聪明人先一步藏匿起来。

    单于台内的石琨与张贺度的尸体也都是非常好的目标,而那些羯军守卒们可没有此前张贺度的那种顾忌,还要保留住石琨的性命用以招抚麻秋余部,对他们而言,只要能够将这桩功事抓在手中,由自己呈交晋军即可,至于石琨活着自然是好,但若只是一条尸体,也不是不可接受。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认知与共识,接下来单于台外守卒进攻更加猛烈。

    此时还不同于此前守城抗拒晋军的进攻,既然已经确定将要投敌,那么有无大功傍身便直接决定了他们在投敌之后能够享受到的待遇如何,因是那些渴于保命与上进的羯军兵长们俱都强令卒众们悍不畏死的向内冲杀,那种战斗的热情之高远远超过了此前。

    在这一团乱战当中,自然有先有后,且单于台范围也是有限,许多加入混战太晚的羯军将领们眼见冲入内中擒拿皇子石琨已经不现实,很快便转变了自己的目标,向着自家嫡系部伍大吼道:“杀胡,杀胡!凡胡态彰显者,俱都收斩呈功!”

    收到这样的提醒之后,羯卒们俱都醒悟过来,不再只是一味向单于台内猛冲,而是开始挥刀向近畔同袍斩去。羯军之中,河北晋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甚至在某些晋人出身的将领部伍之内,晋人士卒的数量还要超过羯卒。

    此前的他们共在羯国的统御之下,并肩作战共同抵御晋国王师这一强大对手,或许还有生死相托的神情,彼此之间自然也没有什么深刻的华夷之辨,就算王师北伐过程中一直在申辩杀胡杀羯,但对于羯国真正的主力军队能够造成的影响却是不大。

    毕竟真正的主力作战部队,他们所接受最多还是来自兵长主将的命令与同袍部伍之间的交流,与外界交流的渠道则没有那么敏捷与多样,认知方面自然不乏闭塞。

    可现在是将领们本身便已经意志崩溃,将投晋作为谋求生路的唯一选择,主动喝令卒众屠杀部伍中的胡卒,厮杀便很快得以扩散开来。此刻什么同袍故谊已是荡然无存,你的头颅便意味着我的活路,屠刀挥下便是生死分明!

    当这些羯军守卒们目标再次放大之后,战斗便不再只局限于单于台内外,而是飞快向外扩散。

    原本张贺度在进入单于台前,便打算收缩聚集兵众准备弃城而逃,其人虽然死了,但军令仍在被执行,襄国这些守卒们次第后撤,外围那些兵卒们几乎还没有意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便被飞快的卷入到这一团乱战中!

    当沈云率部抵达单于台外时,所见到便是羯军防线已经完全的崩溃,而所有的卒众都陷入了混战杀戮中,惨烈之处较之昨天日间城南战场上的战斗还要更甚。

    这时候,羯军已经完全的崩乱,更没有什么能够话事之人冲出混战范围来商讨投降事宜。

    眼见这一幕,沈云也明知的没有贸然干涉其中,实在是他也不确定这些羯军们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能下令奋武骑众向此集结,而后快速铺开将整个战场都给包围起来,一旦发现有大规模的羯军部伍脱离战斗,便以游卒攒射逼退。

    如是一场混战持续了将近半个时辰,才因为那些参与混战的羯卒们力竭而暂时告一段落,而此时在单于台与建德宫这一片狭长的区域之间,死亡的羯卒早已尸首横陈,积血没足!就连那些侥幸存活下来的羯卒们,此刻也都精疲力尽,一个个瘫卧于这一片血色土地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