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结束了。

    但《说岳》产生的影响,却才刚刚开始发酵。

    ……

    岳飞这个抗金名将,本来在大乾就是声名远播,而《说岳》的出世,更是把岳武穆的声望推上了新的台阶。

    旁的地方且不论,在京畿各地,岳鹏举的人气也不是一般的高。

    据说,在天津有一家姓岳的大户,看了《说岳》后,就嚷嚷着自家乃是岳氏后裔,理应为先祖开祠祭祀。

    这家伙光自己修祠堂还不满足,还张罗着天津百姓为岳飞修庙立金身,没想到应者如云,天津的百姓们纷纷捐钱捐物。

    等消息传到京城时,听说天津的“岳飞庙”已经选好地址,开始动工了。

    无独有偶,山东有一县,因为县志中有关于岳飞领兵征战时曾患眼疾,在当地养病的记载。

    于是当地知县就动了小心思,号招当地士绅出资,要修一个“岳飞养眼楼”,还把这件事儿当作政绩,上报朝庭。

    而且除这两地,山东、河北有有几处要为岳飞立祠修庙的地方,只不过规模没这两处大,就不一一列举了。

    ……

    因为民间的崇拜,岳飞的名望在京畿一地是越来越大,甚至其它地方也有些耳闻,最后竟然惊动了朝廷。

    一日早朝,朝政议完,竟然有一位官员站出来,上奏景康帝,言前朝名将岳飞,英勇善战,精忠报国,碧血丹心,苍天可鉴,当为臣子、百姓之表率。

    他向景康帝请旨,以朝廷的名义在南郊青松山下为岳飞修一座庙,以受后世敬仰。

    而景康帝对官员这个提议很感兴趣,别忘了他也是《说岳》的书迷,对里面忠义无双的岳飞也很有好感。

    景康帝只是略一思索,便同意这位官员的上奏,只是,这修庙的人选他有些拿不定主意,便开口询问百官。

    景康帝此言一出,下面的文武百官,一致的把目光看向了马晋。

    《说岳》在京城这么火,哪怕这些大臣们没看过书,也对此知晓一二,景康帝一问修庙的人选,几乎所有人都想到了马晋。

    而百官这么一致看向了马晋,也提醒了景康帝,龙目一扫,放到了马晋身上。

    ………

    满殿君臣一齐看向自己,全场瞩目,马晋参加朝会也几个月了,头一次受到如此重视,饶是他心理素质不错,此时也有些慌张。

    “朕准备将此事交给马爱卿,诸位臣工以为如何。”

    “皇上英明,马大人实在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臣附议。”

    “臣附议。”

    “……”

    就这样,景康帝下旨,户部拨银五千两,让马晋在三个月之内,在南郊青松山给岳飞修座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