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达华:“首先,是皇上的支持………”

    “………”

    柴月:“我们知道,您是从刑部一个八品小官一步步坐到如今右侍郎的位置,而这其中遇到最大的贵人又是谁呢。”

    曹达华:“皇上!”

    “………”

    柴月:“问个敏感问题,您有……更进一步的打算吗。”

    曹达华:“全凭皇上安排,我是朝廷一块砖,皇上让我往哪搬,我往哪搬……”

    “………”

    ………

    通篇下来,曹达华言必景康帝恩德,也许外人看了,不免不屑的说上老曹一句马屁精。

    可这确是马晋征求了曹达华意见后,亲自辅导的成果,不然“砖、搬”之说,老曹从哪里知道的。

    前面说过,从底层上来的老曹虽然看重虚名,但更重实利。

    说白了,曹达华当刑部尚书这事,一万个人支持他,都不如景康帝点个头管用。

    好钢要用到刀刃上,这篇文章说是给老曹宣传造势,还不如说是借机把曹达华举荐到景康帝面前,这才是马晋他们真正的目的。

    所以,也别说老曹忠心表的太直白了,太矜持怎么能让景康帝体会到曹大人的“拳拳之心”。

    ………

    而不出马晋他们的估计,这篇在旁人看来满文阿谀奉承的文章,落在景康帝眼中,就变成了………

    “这个曹达华倒是忠厚性子,老实人!”景康帝满脸笑容的赞道。

    什么是忠臣?

    这个界限很模糊,像明朝大太监魏忠贤和著名贪官和珅,这两位是忠臣吗?

    估计十有八九的人都会回答否,这二人一个臭名昭著,一个贪污富己,无疑是大家眼里的蛀虫、奸臣。

    可大家公认的奸臣,在天启皇帝和乾隆的眼中就未必了。

    魏忠贤号称九千岁,权倾朝野,和珅富可敌国,一个人兼了十几个要职官衔,若没有天启、乾隆的信任和放纵,单单一个蒙惑一词可说不过去吧。

    每个皇帝都有一种识辨心腹的方式,而景康帝的方式很简单,那就是——听话和忠心。

    兵部尚书萧赫无甚大才,但就凭着对景康帝几十年如一日的忠诚,坐到了六部尚书的位置。

    马晋能从一个小举人,一路青云直上,还娶了颜妍,其间固然有其他原因存在,但南郊救驾和他一直表现的对景康帝忠心耿耿,无疑是一锤定音的存在。

    曹达华这篇满满阿谀奉承的访谈,在其他人看来是没风骨,只知道媚上,但在景康帝眼中,也就变成了曹达华懂事知趣。

    臣子嘛,作为下属,什么功劳都往自己身上揽,你让皇帝如何显示存在感,谁都这么干,久而久之,还要皇帝干什么………

    所以,立场决定,景康帝看这篇文章没什么不妥之处,甚至对其深以为然。

    ………

    当然,景康帝也不傻,忠心无才的虽然好掌控,但遇到正经事就用不上了,朝廷要想正常运转,还是需要一批真才实学的臣子的。

    所以曹达华这篇访谈,虽然让景康帝对他颇有好感,但仅凭这个,还不足以让景康帝对其委以重任,他必须拿出真材实料来。

    于是,紧接“名人访谈录”的,就是“重案之虎探案集”上面没别的,就是把曹达华的履历功绩贴了上去。

    ……

    奉文三年冬,西城一家绸缎铺,一家十五口被灭门,同月,案犯被曹达华抓捕……

    ………

    奉文六年七月,血龙案逃犯颜往、颜养被曹达华于京郊抓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