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地上有青草,也不至于把人给饿死。

    自古以来,粮食储备,是决定国力强弱的关键,只要有粮食,天下之民都会选择来给你打工,军队自然就有了战力。

    长平之战虽然胜了,但其中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隐患。

    当国力强盛,就会发动战争,以此来损耗军队人数,减少军队开支。

    但这一次,赵括凭一己之力,生生将赵国的战损控制在十万左右,用了短短一个月就平息了战争。

    然而由于期间需要输送粮草的原因,全国各地又源源不断地涌来了数万民众。

    这让长平的总人口依然维持在四十万左右,相当于和战损人数持平。

    这是个不容忽视的底层逻辑,能意识到其中规律的,这天下寥寥无几。

    赵括朝远处望去,沉默着任凭北风从耳边呼呼刮过。

    他在想着一件事情,就算将长平的三十万平民带回邯郸,他们的命运也可想而知。

    带着一身伤痕回到家中,面对着妻儿老小手中得到的赏赐又杯水车薪,农田里又一时难以长出庄稼,大部分家庭都会面临流离失所的危险。

    忽然,赵括脑中灵光一现,对廉颇问道:“老将军,你可曾听过屯田制?”

    廉颇闻言,茫然地摇摇头。

    赵括忽然想起,屯田制这个名词,是汉代才有,后来被曹老板发扬光大,可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其实是有先例的,只不过此时并不叫屯田,而是另有其名。

    只不过赵括一时想不起来,于是又再次提醒道:“所谓屯田制,既是将军队的人聚拢起来,就地给他们划分土地,战时为兵,闲时为耕,亦农亦兵。”

    听了赵括的解释,廉颇这才恍然大悟。

    “大将军所言,可是齐桓公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

    赵括闻言击节道:“对对,正是相地而衰征!”

    “呵呵。”

    廉颇抚起胡须道:“此法由管仲提起,齐桓公便在齐国大力推广,使得齐国一跃成为春秋霸主,老夫如何不知。”

    赵括随即疑惑道:“那我们何不效仿先例?”

    廉颇叹息一声道:“大将军难道不知,相地而衰征存在的巨大弊端吗?”

    随即廉颇朗声道:“自周朝开始,即秉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治,各国征伐皆是为了将土地占为己有,然管仲之谋却提倡将土地划分给民众,施行量田募税。”

    廉颇的话赵括听懂了,嗤笑道:“老将军的意思我已知晓,身为一方诸侯,谁也不想将自己的土地拿出来分给那些民众,而是分给了许多王公贵戚,以此来巩固王权,我理解的对不对?”

    廉颇拜道:“正是。”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即使是诸侯纷争的战国,奴隶制度依然盛行,诸侯这些大地主将土地成片分包给小地主,小地主就牢牢将土地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究竟给大地主交多少税,还得是小地主说了算。

    农民们种的田地不是自己的,而是给地主种地,就算耕种出来的粮食,也没有实际分配权,相当于给公家打工,这种事不难想象,能提高产量才怪!

    都明白的道理,可是一旦擅自推行屯田制,就会触动到很多小地主的利益,大地主的诸侯王还需仰仗小地主供养,推行什么政策还必须看他们脸色行事。

    所以没有绝对霸权,想要推行屯田制,很难。

    赵括长长吐出一口气,慨然道:“既然如此,就不妨试上一试,今日就在长平推广此法,我要将这万亩土地分给所有兵士,让他们即刻拥有自己的土地!”

    闻言众人一惊,赵牧连忙劝道:“此事关系重大,大将军最好还是向赵王请示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