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能量通过磁约束和加速喷射出去并不是一件难事。而核聚变引擎不过一种是变形的托卡马克装置而已。所以祥云的2台SD—89型聚变引擎估计就是这个。

    虽说磁约束能将聚变产物加速到接近亚光速然后喷射出去,无奈产物的质量太小,推力可能不够。因此光靠核聚变引擎让一台十万吨级的设备摆脱重力,其推动力还是不够的。

    所以我们还得看其他领域的发展目标。

    除了能源口,航天口也有自己的计划,目前火箭计划里我们在做的就是长征49号。而引擎里最先进的公开计划是YF-835型,单燃烧室单喷口,燃料为液氧煤油,最大推力为1260吨。

    假如做成4个燃烧室4喷口,那就是5040吨级,这样的引擎布上12台,那就有了60480吨的推力。有了这推力作为辅助,再加上两台聚变引擎的输出,要将这台空重15万多吨的庞然大物推上去,还差一半的力量。

    但我国物理学家在2030年就己经在引力理论上有了突破,反引力装置于2035年己经有了减重成果出来,即力场驱动装置,FY-1型,技术上在不段的完善中,到2050年,也经稳定实现减重超百分之五十,以上动力技术可以将近二十万吨的飞船推离地球。

    网上能够搜索到的相关信息是几年前的,最新技术可能还没有爆光。杨杰认为连核聚变引擎都能造出来,材料科技搞定一个复合引擎还是很容易的。托卡马克第一炉壁的材料要求比这可要高得多。

    起飞时开启核聚变引擎,这时主要是为反引力装置提供能量,同时所有引擎全开,SD-89开火箭模式。起飞后逐渐加速,音速以后开超燃冲压模式继续加速入轨。抵达轨道后关闭反引力装置和SD-89引擎,只使用2台核聚变引擎便可维持轨道高度。

    至于那台FY-1型力场驱动装置,这肯定是反重力或者曲率推进系统,这涉及到基础物理,研究进展具体情况不明。

    杨杰也知道,这么大的块头自身应力都不得了,光靠现有材料本身的强度肯定吃不消,只能通过别的路径想办法。可能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模块标准化,先上天,再组装。

    考虑到都用上聚变了,而且还是两台,祥云的电力供应肯定不成问题,将电量用于结构补强应该是个好主意。

    另外,航天口还有一个节点那就是在2050年要攻克KN级空间体的姿态控制技术,并完成MN级轨道电站的建设。

    所以如果一切顺利,像祥云那么大的空间飞行器的姿态控制技术(也就是飞控系统)现在我们应该是有的。

    你看,如果一切顺利,在2050年的时候我们就有能力攒出这么一艘空天母舰出来的(当然,国家会不会造这玩意儿不好说,造出来是不是这个模样也不好说)

    大概的技术路线是:

    大推火箭——天宫——登月——廉价天地往返系统(空天飞机或者复用火箭)——月球基地(广寒宫)——聚变反应堆——月球永久基地——月球工厂——南天门空间站——南天门歼星舰——天宫殖民城——拉格朗日点殖民卫星——火星城——火星地面基地……

    杨杰能了解推测到的也就这么多了,这些己经对完成这次击毁天外流浪陨石有了百分之八十的把握。

    明天,应该可以了解更多,更详细的有关“南天门计划”的信息。杨杰这样想。

    想到这些,杨杰心中己经很有把握了。他认为完成这次任务技术上问题不大,只是要确认一下这个天体到底有多大,需要多大的当量的武器才能摧毁,其残留物还会对地球产生多大的影响?等等。

    当晚,他们四个人到宾馆附近转了转,吃完饭就回去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吃早餐,去“南天门计划”指挥部。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