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共同探索海洋的奥秘。

    海豚在人类文化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视为美好、神圣和祥和的象征。然而,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栖息地的破坏,海豚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海豚的法律保护,增加公众对海豚的认知,保护海豚的栖息地,以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程萍说:“研究海洋哺乳动物14年的英格里德·维塞尔表示,世界上有许多关于海豚保护游泳者的报道,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海豚都是将人推向岸边,而没有推向大海。当海豚可能感觉到人类处于危险中时,就会马上行动起来保护他们,海豚也时常为了保护自己和幼仔勇敢地与鲨鱼‘搏斗’。”

    程萍的解说,让游客如梦初醒,让于张喜、李任惠、林燕子、刘媛媛对海豚有了新的认识。刘傻子分身带头鼓掌,台上台下响起一片掌声。又轮到沈明贵难堪了,他借口要出去打个电话,离开了会议厅。

    海豚是大型食肉动物,处于食物链的顶端,除了较为凶猛的鲸类如虎鲸,由于骨骼坚硬则不太怕海豚,其它海洋生物基本不对其构成威胁。可以说,海豚面临这样的生存困境,最大的幕后推手还是人类。

    人类不假思索地向海洋和河流倾倒各种生活垃圾、工业废水,还有各种的农药污染和油田废物,已经让原本清澈的海洋变得浑浊不堪,而石油泄漏等大型事故时有发生,更是让海洋环境进一步恶化。

    在人口密集的沿河、沿江水域,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已经威胁水生物的生活环境,毒性海藻大量繁殖,也使这里的水域危机四伏。即使处于食物链顶端,海豚还是不能幸免,生殖和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害,死亡率也大大增加。

    1987年美国新泽西海岸数百头海豚因发生赤潮而引发免疫系统功能失调,浑身长满脓疮而惨死,令人心惊,也让人心寒。听觉是海豚最为灵敏的感官,捕食、游走和嬉戏,都是依靠听觉进行。

    各种水下作业工程设备和日夜来往不息的大小船只,不仅惊扰了海豚的生活,海豚与船只“撞车”时有发生,这些人类活动的“噪音污染”,也使得海豚不堪其扰,身心受损,行为失控、压力倍增、生活习性出现异常。

    在许多河流流域,建大坝、修渔场、修建防洪工程,抽取水资源,已经成为大家习以为常的行为。人为地改变海豚的生存环境,修筑各种工程,阻挡了海豚迁徙等活动。白鳍豚曾是我们引以为荣的国之瑰宝,但三峡大坝的建成,也或多或少加速了它的悄然消逝。

    全球化的渔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捕鱼强度和广度,可以说,只要有鱼的地方,就会有愈来愈现代化的捕鱼工具和手段。尽管有了较为环保的捕鱼技术,但传统的手段还是随处可见,给全世界的海豚们带来灭顶之灾。意在捕鱼,但误捞海豚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一网打尽,大鱼小鱼尽收网中,海豚只能眼巴巴看着自己的食物变成了人类的盘中餐。

    在东亚(日本)、南亚、东南亚和非洲、南美的部分地区,猎杀海豚,是千百年来不变的习俗。据统计,在被捕后的90天里,53%的海豚郁郁而死;海豚的自然寿命平均为45年,半数被捕的海豚却在被捕后两年内死去,而它们的平均生活年限,也仅为5年;在人工环境里,海豚极易患上肺炎、肠炎等疾病,还会因为氯水中毒和长期抑郁惊慌而活不过七年之坎。

    梦弟醒了过来,他听见海洋爷爷说:“傻子梦石教授累了,他站在那里睡着了,我接着他的话说,有人说,海豚的救人行为完全是出自无意识的本能呢?另外,对于海豚可以领航等传闻,我们又该做何种解释呢?

    科学家们对海豚救人主要有下列三种解释。一是‘照料天性’说,认为海豚救人的美德来源于海豚对其子女的‘照料天性’。二是‘见义勇为’说,在过去的几个世纪,海豚与人类的许多相似之处,如从鲨鱼嘴中救下人类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三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