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望根深蒂固,传承久远,历朝历代之中,都有他们都人在,破不了的。”

    李世民的目光随即便黯淡了下来,朝堂之中,离不开五望七姓,没有他们,朝廷和国家都运转不过来。

    “那就让朝堂之中,不再都是他们的人便是了。”李承乾杀意流露而出,其意在明显不过。

    “杀了,谁来顶他们之职位,这天下又有几人能顶替之呢?”

    李世民讥笑,感觉李承乾异想天开,他为帝多年,一直被这些士族所制衡。

    改个《氏族志》也花费了很大的功夫,才把李姓放在了第一等。

    而天下读书之人,也多出于名族世家,官员是直接被士族给垄断了,不然也不会有“士族”之称。

    “改革科举!”李承乾沉言道,这是唯一的办法,让天下其他人,来顶替士族的地位。

    “你当朕没有改革完善吗?但是无任如何改,出名的还是大姓,平民百姓哪里有时间来攻读诗文,勤练武艺呢?”

    “承乾,以前朕让你去往民间体查民情,也是有诸多的考虑,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所理想当然的那样,纵使朕为一国之君,也有很多的迫不得已。”

    “为了巩固政权,朕都要和那些大族联姻。”

    李世民不由得苦笑一声,作为一国之君,竟然要依靠联姻来稳固自己的地位,这是多么讽刺啊!

    “也不难,于民间开办学堂,使得平民有机会读书写字,这样的弊处会得到缓解。”

    李世民听后,默默地点头表示认同。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让平民百姓有机会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打破贵族垄断知识的局面,从而通过科举入朝为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但是这个局面,李世民是看不到了,实施起来也会困难重重。

    平民读书,就意味着他们要少了一份劳动力,他们可不像大姓那样丰衣足食。

    “不过,当朝,儿臣需要一个酷吏来限制他们。”李承乾说道。

    李世民微微皱眉,思考着李承乾的提议。酷吏可以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但同时也容易引发更多的矛盾

    “许敬宗能行吗?”

    李世民露出了担忧的神色。他知道,五望七姓之中,有许多杰出的人才,岂是一个随便扶持上来的人能够轻易抗衡的?

    “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不然陛下之后,这李唐天下,怕也只是空有其表了。”

    “陛下是打天下之君,身边有出身贫寒的忠臣,有人可用之,有军功而起者,但是过此之后,朝堂之中的士族只会越来越多,直到我李家之权被架空。”

    李世民闻言,并不觉得,这是在危言耸听,这就是事实,他们都在不断想象要如何加强皇权,但是事实上,是在不断被削弱。

    而对于皇权掌控最强的,也就属于开国之君,之后的皇帝都有可能会被权臣所架空。

    隋朝的灭亡,就是一个教训,看似农民起义的结果,实则是大族世家原因。

    安史之乱,归根结底也是门阀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