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实向校长反映了班主任的不公。校长批评了班主任。

    “上帝在挥舞着荣耀和辉煌是就算计好了两个等式:想要获取的成功有多大,包装成功的挫折就会有多大,而你在挫折前面应具有的毅力又该有多大,成功不是悠闲地在北京长安街上漫步,想逃避挫折走捷径的人很难达到目的。”

    第二天,数学小测验,与其说测验不如说是练习,跟老师的答案一对,只是一些很细微的地方有些错这激发了我的雄心。还是靠自己吧,靠任何都是不行的,就要中考了,我可不能一错再错,就当从前只是一个梦,只是一个虚无漂缈的梦,而今天却醒了,难道又要错睡吗?不,再不能了,只能耽误自己,忘却从前,忘却过去的一切,让自己重新开始,让自己重新振作。听老师说,物理考的很糟,自己的成绩不知如何,好担心啊。再告诫自己,忘却一切,扎扎实实学习,踏踏实实生活,真真实实做人。

    第二天,班主任庄严的宣告179班分班了,要抽前二十名同学到重点班去学习,我简直太高兴了,就要和我的恩师分别了,一切愉快都将不复。但结果却令我很失望:我落选了。

    我是前五名的学生,但赵老师却偏偏把我漏下,我心里真难受。听着音乐《致给爱丽丝》,开始音乐有些低沉、哀伤,使得天上的星星也刹那间沉静下来,天空是静的,星星是静的,灯火是静的,似乎一切都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忽然音乐出现了转折。音乐你是那么伟大,你都使咀丧的人知道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道理,也都使狂欢的人顿时啜泣!我情不自禁眼泪掉下来了。《致给爱丽丝》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作于1810年4月27日。乐曲采用回旋曲式,G小调,3/8拍。主题A清丽明快。转为F大调的第一插部主题情绪流畅开朗,快速的右手伴奏音型使乐曲更为活泼。第二插部主题由持续的主音低音和弦连接而成,端庄典雅,具有较强的抒情性。贝多芬,爱丽丝在我眼前浮现。

    贝多芬虽然写过九部交响曲,五部钢琴协奏曲和大量其它形式的作品,但他创作的小提琴作品却为数不多。其中最著名的几首《浪漫曲》、《克莱采奏鸣曲》、《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三重协奏曲》和《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这些作品创作于1802年到1806这几年间。据说他在创作《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期间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1799年贝多芬在维也纳教了个女学生弹钢琴,他就是贝多芬的好友——匈牙利人费朗索•勃伦斯维克伯爵的妹妹丹莱莎•勃伦斯维克。她非常理解贝多芬,并且爱慕他, 祟敬他,他们之间建立了很亲密的友谊。后来,丹莱莎回匈牙利去了。

    1806年,贝多芬来到匈牙利住在勃伦斯维克伯爵的庄园时砂久,他和丹莱莎相爱了,并且订了婚。就在这种非常幸福的心情下,他创作了《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所以,这首协奏曲感情丰富,性格明朗,有如歌般的旋律,洋溢着幸福,欢乐的情绪。《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D大调4/4拍,从容的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为小广板,奏鸣曲式。第三乐章是快板。

    贝多芬的这部小提琴协奏曲于1806年12月在维也纳大剧院首次演出时候,是由小提琴家克莱曼担任独奏的,但由于克莱曼没有熟练的掌握,所以那次演出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后来约阿希姆在音乐会上演出之后,人们才注意到这首协奏曲写得是如此迷人。简直没有理由,我的心像刀扎一样。我拿起了一本书,一些至理名言在我耳边铮铮作响:“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思想。

    ----人生是一支短短的蜡烛,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的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燃烧起来。

    ----生活里没有旁观者。

    ----社会犹如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