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在昏暗的朝霞中,唐高祖李渊在兰池为他的两个儿子——李世民和李元吉送行。两位皇子将率领精锐之师出幽州,以抵御突厥的侵袭。李渊手中端着一杯酒,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担忧,又有期待。

    “世民、元吉,”李渊缓缓开口,他的声音带着些许沧桑,“此次出征,关乎国家安危,朕希望你们能够凯旋而归。”

    李世民身披铠甲,目光坚定,他接过父亲递来的酒,一饮而尽,然后铿锵有力地回答:“父皇放心,儿臣定不辱使命!”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决心与信心,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李元吉则显得有些紧张,他紧紧地握住剑柄,但也在努力保持镇定。他深吸一口气,说道:“父皇,我们一定会打败突厥,保卫我们的家园。”

    李渊看着他们,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这两个儿子都是出类拔萃的将领,但他也明白,权力的争夺已经在他们之间埋下了隐患。每当国家遭遇寇盗之患,他总是派遣李世民去平定,而李世民的威望也因此日益提高。这让李渊在欣慰的同时,也不禁感到一丝隐忧。

    送别的队伍渐行渐远,李渊依然站在原地,目送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之外。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与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担忧和思考。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是对外族的抵抗,更是对皇室内部关系的一次考验。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颉利和突利两位可汗率领着他们的族人,举国入侵中原。他们的军队如同黑色的洪流,连营南上,声势浩大。而此刻,秦王李世民挺身而出,引兵对抗这股强大的势力。

    然而,天公不作美,关中地区连绵的雨水使得粮运受阻,士兵们在疲惫的征途中更显力不从心,器械也因为长时间的使用和天气的影响而破损严重。朝廷和军中都弥漫着一种忧虑和紧张的气氛。

    在这样的困境中,李世民与敌军在幽州相遇。他勒紧兵马,准备迎战。己卯日,可汗率领万余骑兵突然袭击到城西,在五陇阪摆开阵势。将士们看到这一幕,无不感到震惊和恐惧。

    李世民转头对身边的李元吉说:“现在敌军骑兵来势汹汹,我们不能显示出任何的怯懦。必须与他们一战,你能与我一同前往吗?”李元吉看着眼前的阵势,心生恐惧,他犹豫地说:“敌军如此强大,我们怎能轻率出击?万一失败,后悔都来不及!”

    李世民听后,眼神坚定地说:“如果你不敢出战,那我就独自前往。你留在这里看着吧。”说完,他率领着骑兵迅速驰向敌军阵地。他大声向敌军宣告:“我们国家与你们可汗本是和亲之好,为何你们要背信弃义,深入我国境地!我乃秦王李世民,如果你们可汗有胆量与我单挑,那就出来与我决一死战;如果你们想以多欺少,那我即使只有这百名骑兵,也足以与你们抗衡!”

    颉利可汗听后,摸不清李世民的底细,只是笑而不语。李世民又策马向前,派骑兵向突利传话:“你过去曾与我结盟,约定有急难时互相救援;如今你却带兵攻击我,难道忘记了我们当初的香火之情吗?”突利也没有回应。

    李世民毫不畏惧,继续向前推进,准备渡过沟水。颉利看到李世民如此勇猛,又听到他提及香火之情,开始怀疑突利与李世民之间有勾结。于是,他派人阻止李世民说:“秦王不必渡河,我们没有恶意,只是想与您进一步巩固盟约而已。”说完,他率领军队稍稍后退。

    此后,雨势越来越大,李世民对诸将说:“敌军所依仗的是弓箭,但如今长时间的雨水已经使筋胶溶解,弓箭无法使用。他们就像折了翅膀的飞鸟一样无能为力。而我们居住在房屋里,吃着熟食,刀枪锋利无比。我们应该以逸待劳,趁此机会出击,如果现在不行动,更待何时!”于是,他率领军队在夜间冒雨前进,突厥军队大惊失色。

    李世民又派人向突利陈述利害关系,突利心悦诚服地接受了他的意见。当颉利想要出战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