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里外的县城开了一个杨家货栈,那生意红火得让人羡慕,时间长了,县城里的人都知道杨老板家里不仅有酒坊,还有油坊、豆腐坊,便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做“杨三坊”。

    杨三坊常年住在县城打理货栈,家里的生意都靠媳妇一个人支撑,每天天还没亮,杨三媳妇便要起床,带着酿酒师父、榨油师父和豆腐师父一起干活,晒粮磨面,做饭担水,时间长了便得了一身病,每到晚上咳个不停,请了好多郎中,吃了好多中药,却一直没啥效果。

    正好杨老夫人的娘家有个侄子,刚刚从外地学徒回来,也没找到什么正经差事,整天游手好闲,家里更是穷得叮当响,杨老妇人便和杨三商量,想让侄子过来帮着打理生意,毕竟是夫人的亲侄子,加上夫人的身体也的确支撑不住,杨三也就同意了。

    这杨三夫妻俩有一个女儿,刚刚年满十八岁,一直待字闺中,随着杨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前来给女儿提亲的媒人也踏破了门槛,相来相去,杨三夫妇最终为女儿在县城里选定了一位教书先生。这位先生虽然家境贫寒,却也满腹经纶。女儿也对这门亲事比较满意,杨三坊干脆在县城买了一个宅子,作为女儿的嫁妆。

    眼看着女儿出嫁的日子越来越近,杨老夫人忙着带着下人们筹备婚礼,加上自己的身体一直不见好转,便把生意上的所有事情托付给自己的侄子。

    谁也没有料到,正是这个败家的妻侄,害得杨三坊千金散尽,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