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彻底回过神来,直接问:“大明如何能穷死?”

    刘宽道:“大明穷困而亡,既有天时地利之因,但主要根由还是出自陛下。”

    “又怪咱?”朱元璋有点破防了,起身指着刘宽道:“小子,咱可不会让人乱扣屎盆子,今日你若不说出个所以然来,咱绝不轻饶你!”

    如果是熟悉朱元璋的人,便知道,他这种语气表明并非真的生气,至少没有因怒气动杀机。

    可刘宽对朱元璋脾气并没有那么了解啊。

    见老朱生气,他还真有点怕。

    毕竟他人在大明,而非后世——老朱纵然舍不得杀他,打他几板子也会疼。

    他当即解释道,“陛下,这是后世大伙儿讨论得出的,可不是我说的。”

    朱元璋脾气上来了,道:“别管谁说的,既然你让咱知道了这话,就必须给咱解释清楚!”

    “解释就解释。”刘宽嘀咕了一句,便道:“先说明末情况,因大明建立两百多年了,土地兼并严重,人口又增长了到了接近两万万之众。”

    “再加上贪官污吏横行,劣绅恶霸作恶,很多百姓都穷得无立锥之地。”

    “偏偏天时也不在大明这边,恰逢小冰期,全国大部分地区皆天灾连年,百姓甚至过得比元末还惨。”

    “百姓活不下去了,陛下当知道他们会干什么的。所以,在万历末年便有些百姓揭竿而起,不到十年,于崇祯皇帝即位后,农民起义便达到了高峰。”

    听到这里,朱元璋忍不住打断刘宽的话,问:“你说咱大明后来有两万万人口?”

    朱标也忍不住问,“何为小冰期?为何会天灾连年?”

    刘宽有点无奈地道,“陛下,殿下,听我说完再问可好?”

    “行,你接着说。”朱元璋按捺住了立马解除疑惑的想法。

    刘宽绝对再精简语言,免得被老朱、小朱留在这奉天殿讲一天的历史。

    他道:“崇祯登基数年,因各种缘由,农民起义不仅没被扑灭,反而愈演愈烈。”

    “当时,东北又有后金为患——当然,后金并非如农民军般活不下去才造反,而是窥见大明虚弱,生出了不臣之心,在万历末年就反了。”

    “再加上西南一直有土司作乱及边患,所以在大明最后二十年,实际要面对西南、东北以及平定内部农民起义三场战争。”

    “这三场战争中即便是最终被平掉的西南土司之乱,前后也耗时十年之久,靡费钱粮无数。”

    “至于镇压义军、应对后金,更是成为了大明财政的无底洞,每年都要花费几百万乃至上千万两银子。”

    “偏偏士绅地主借着陛下以及后面几位大明皇帝在明初留下的政策漏洞,偷漏税赋。”

    “更有甚者勾结地方官吏,将税赋转移到平民百姓身上,乃至直接不缴税。”

    “到了崇祯朝后期,朝廷收不上税赋,不仅军饷欠发,便是官吏的薪俸都发不起,屡屡拖欠。”

    “如此情况下,官吏、将士又有多少还愿意为大明尽忠乃至卖命?”

    “最典型的一件事是:崇祯十七年农民军将要攻打京师时,崇祯皇帝无钱发饷、鼓励士卒,逼不得已便向勋贵及文武百官借钱,最终只借到了十几万两银子。”

    “当时京营本就是不堪战的废物军队,又钱粮不足,还恰逢京师瘟疫横行,哪怕城墙高深,也守不住,三日不到便被农民军攻破了。”

    说到这里,刘宽顿了顿。

    “其实此前十几年间,明军在面对农民军时,一直都是碾压;即便面临军事强大的后金,也能在小规模战事中多次获胜。”

    “然而,因为钱粮不足,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