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朱标找出一份奏本,送到朱元璋御案上。

    “儿臣觉得,刘宽对青龙山煤场的改革成果同样值得重视——那蜂窝煤、煤炉儿臣亲自试过,着实是好东西。”

    朱元璋将奏本翻着看了,发现是科技司主事于贤奏请在北平等北方大城,仿照青龙山模式成立煤厂之事。

    奏本中详细叙述了蜂窝煤与煤炉的种种优点,言明其完全可以取代柴薪,且在北方可以发挥更大用处。

    朱标接着道,“入冬后北方要比南方寒冷许多,因此儿臣认为,不仅要在北方设立煤厂生产蜂窝煤、煤炉,甚至可以公开蜂窝煤配方,令各地百姓自行生产。”

    “有棉衣,再有蜂窝煤、煤炉,北方百姓冻死之忧将大大减轻!”

    朱元璋放下奏本,道:“标儿,你爱民心切咱能理解,但你是否想过,若公开蜂窝煤配方,北元、西番亦会很快获知?”

    “另外,平民百姓哪有自己制造蜂窝煤的能力?即便公开蜂窝煤配方,也不过是为各地士绅豪强用以赚取贫苦百姓的钱财罢了。”

    “倒不如由朝廷在各地建立煤厂,尽量保密生产蜂窝煤,然后以较低的价格售卖给百姓。”

    “如此,如此不仅朝廷可以获利,百姓亦可以享受蜂窝煤带来的好处。”

    “若是各地官吏足够干练,对蜂窝煤的推广也未必会慢于公开配方之法。”

    刘宽之前谈及历史上大明灭亡因由时,几次提到士绅豪强之害。故而,朱标如今对士绅豪强也多有了解和地方。

    如今能开采煤矿的,除了官府就是地方上的士绅豪强,平民百姓确实难以直接获得煤炭。

    因此,听朱元璋讲完,朱标不禁露出羞愧之色,道:“儿臣思虑不周,若无父皇提醒,险些好心办了坏事。”

    朱元璋摆手,“你也不过是爱民心切罢了。”

    朱标想了想,道:“父皇,既预备在各地建立官营煤场,可否要专门设立一机构统一管理?”

    朱元璋揉了揉眉心,稍稍思考后,道:“日后不仅百姓日用需要许多煤炭,火车以及刘宽所说的轮船,亦需要不少煤炭。”

    “可以预想,数年之后我大明对煤炭需求必然激增许多倍。其涉及利益巨大,相关事务也不少,确实该设一机构统筹调度。”

    “不过此时倒也不必太着急,回头可以问问刘宽,看他是何想法,或者说后世可有借鉴之法。”

    朱标听了不禁一笑。

    他算是看出来了,他父皇这是变着法儿的从刘宽那里挖东西啊。

    这时朱元璋敲了敲御案,道:“还有件事,你需得有个心理准备——老四过几日便到京师了。”

    “儿臣知道。”朱标神色并无变化。

    早在当初于楼江门城楼上听刘宽讲述了靖难之事后,父子俩就曾考虑召朱棣回京师。

    因后面朝中事务太多,再加上父子俩对朱棣的事还需诸多考虑,这才在拖了大半个月后派人北上传召。

    因为并非急召,不论是传召之人,还是朱棣南下,都不会太快。

    但以朱棣的性格,也不会太慢。

    算算时间,其人是该快到京师了。

    ···

    刘宽到工部科技司与苏铨见了一面,交流了一些事情,便回到府中歇息。

    待他沐浴完,朱蕙兰便让厨房将做好的莲子羹和两碟点心端到了偏厅餐桌上。

    此时是下午,还不到吃晚饭的时间,刘宽便先吃些垫垫肚子。

    朱蕙兰在旁笑盈盈地与他说着话。

    “夫君有所不知,自母后跟我学了那广播体操后,每日早起后都要叫上仍住在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