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一直都是读书,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这样的事情,关羽从小也见过很多类似的情况,只是漠不关心,从来没有细想,说这样的儿子孝顺好像不对,说不孝顺好像也不对,关羽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赵云了。关羽脸涨得通红。他原本红脸变得都有些发黑了。“小兄弟,这个事情我还不好评判”。
“你这红脸人,这都答不上来,还天天拿个《春秋》读个甚”?此声如巨雷喝道,赵云闻声一看,一身长八尺,身材魁梧,肌肉结实;脸庞刚毅,浓眉大眼,睥睨天下,颇有一股不容侵犯的威严;豹头环眼,燕颔短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约莫十七八岁。
赵云心中已然知晓此人定是张飞了,就双手抱拳向下一拜,“这位兄长,你可觉得此儿算是孝顺吗?”
“哈哈,俺也不知……”,张飞不好意思的挠头道。
关羽和张飞二人对视一眼,有所悟的同时点点头。
“所谓忠,一样,也有愚忠,如果一个君主是个昏君,就像商纣王,在商纣王看来苏妲己对他绝对是最忠心的,这个忠,是说你忠心的君主有没有分辨忠奸的能力;
崇侯虎忠于商纣王,帮助纣王作恶,后来人称助纣为虐,崇侯虎的忠是对的吗?
还有如秦二世胡亥一样,赵高忠于二世,这种奸臣总是表露出对君主的忠诚,这样的忠是真正的忠吗?
小弟我认为不是,君主不能分辨忠奸,臣子大奸似忠,这都是愚忠,当他忠于这个昏君残暴的对待忠良贤臣,荼毒鱼肉百姓时,赵高的这个忠同样本身就是一种罪恶,所以暴秦亡了。
兄弟我以为忠是有前提的,首先君主得能具备分辨忠奸的能力,其次忠君的人得具备分辨明君和昏君的能力。只有这两者都具备了,这样的忠才是良忠,反之就是愚忠或者恶忠。”
“义,兄弟以为首先要人们知大义,明正义,而不是讲哥们兄弟的义气,羌胡匈奴经常劫掠我们的百姓,对羌胡匈奴的人来说,他们听从单于领导,是忠是义,他们一起抢掠拼杀是他们之间讲义气,但是这个义对吗?自己没有或者自己想要更多的物质就去抢掠,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义对吗?肯定不对,因为他们不懂得什么是大义,什么是正义,正义之心取决于每个人的德和道,也就是自己对大义和正义以及公正的认知程度,这个哥哥可以找最早的《老子》,也就是《德道经》,而非武帝之后,现在的《道德经》,这个把原本的《老子》篡改了700多处,比如:
原文: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改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我理解是老子说的道,并不是真正的道,真正的道还需要在书外去悟。
原文:大器免成。强调自然造化。
改后:大器晚成。强调认为培养塑造成。
原文:曲则金,枉则定。强调自己做到弯曲自己的身份,才是最金贵的思想;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想问题,改变自己的主观意识,天下就能安定。
改后:曲则全,枉则直。强调委曲求全。
原文:致虚极,守情笃。
改后:致虚极,守静笃
原文:执今之道。
改后:执古之道。
大哥,有机会我以后送你一本原本的《老子》吧”。
听完后,关羽道:“兄弟,关某受教了,关某读了好多年的《春秋》,却不懂其真意,今日听兄弟一席话,胜过我多年所学,请受关某一拜”,说话间双手抱拳向赵云深深行了一礼。
“不知兄弟是何人”?
“小弟常山人士,赵云,赵子龙,师从童渊,这位是我二师兄张任,张公义”,赵云也介绍了一下张任。
“关羽,-->>